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别用“读书无用”掩盖“个人无用”
2021年04月25日 14:11:08 来源:央视网评微信公号 万泉涌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隔一段时间,“读书无用”的论调就会在耳边响起。无论是“7万硕士送外卖”这种制造焦虑感的假新闻,还是现实中大学生毕业当保安、当家政的少数例子,又或是“小镇做题家”“毕业即失业”的群体自嘲,都让一些人深感读书无用了!

  虽然从教育这一特定语境出发,给读书的价值定性,有点以偏概全,但也深刻揭示了我们很多人读书背后的现实目的和考量。所谓读书有没有用,根本上是对读书学习这件事“投入回报比”的计算、日后社会地位的比较。毕竟,从古代“修、齐、治、平”的传统,到“耕读传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口口相传,读书历来承载的是人们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通道。

  但是,一旦把读书当做工具过度使用,手段压倒目的,就会适得其反。我们看到,有些大学生因为找不到理想工作或收入不高,产生心理落差、怀才不遇之感,就抱怨:读书无用啊!这只不过是读书向财富、地位之间的“变现”失败,实质上是用“读书无用”掩盖了“个人无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云南大山里,张桂梅校长说,“女孩子读书,可以改变三代人”;中科院黄国平博士说,“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他们感动全网,或唤起“读书改变命运”的价值力量,或展现“诗和远方”的浪漫梦想。这比读书能多赚几个铜板、读文科理科哪个重要之类的问题,更能诠释读书的内在意义。

  再具体到如何读书,有人说要读书有“三重境界”,有人说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还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道理背后都告诉我们读书是进阶的、方法迭代的,是要解决问题的。

  我们屡屡被“读书无用”“不读书而成功”的调调蛊惑,其实很多时候在社会上碰壁,恰恰是读书太少,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评判体系和知识框架,没有用理论指导实践去证伪。

  蜜蜂天生是“建筑大师”,正六边形的巢穴精巧无比;鱼儿天生是“游泳健将”,在江河湖泊里“游刃有余”;蝙蝠天生是自带“雷达”,回声定位探路法精确导航。人没有动物上天入地的本领,但可以飞得更高、游得更快、找得更准。读书终究是不二法门,让我们多多翻开书本,不负春光不负己。

标签:读书日;教育 责任编辑:吴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别用“读书无用”掩盖“个人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