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16日,辽宁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安徽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5月17日,辽宁再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仍在新增的本土确诊病例、正在进行的流调溯源,都在释放着同样的信号:疫情警报仍未解除,防控不能放松。
因疫情防控不力,辽宁省营口市、安徽省六安市多人被问责。在通报中,两个地方都提到了一个问题:违反首诊负责制。流调显示,本轮疫情中最先报告的3名确诊病例(张某某、李某某、吕某),在六安、营口就诊时,因首诊负责制落实不力,均未在第一时间被“发现”。5月8日,李某某离开六安市时已出现发热,但她仍先后乘坐网约车、火车、出租车,抵达肥西县后顺利入住酒店。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也是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良好的关键所在。在“四早”中,“早发现”无疑是关键环节,以此为基础,才能落实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然而,此次疫情的蔓延,正是因为“早发现”环节的失守。如果医疗机构能落实首诊负责制,疫情或许就可以被控制在萌芽阶段;如果火车站能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疫情就不至于出现跨地区的传播和扩散。遗憾的是,疫情防控没有假设。
承平日久,不少人似乎已经失去了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警觉。五一黄金周期间,国内2.3亿人次出行仍没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更是令人对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感到乐观。由此,一些人麻痹大意疏于个人防护,一些医疗机构心生懈怠导致首诊负责制形同虚设。在这样的背景下,辽宁和安徽相继出现疫情,无疑是一个严厉的警告——疫情威胁依然存在,疫情防控仍不能减压,常态化防控的有效措施“四早”失守,不免悔之晚矣。
钟南山院士多次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在每个国家都安全以前,没有哪个国家是安全的。”目前,邻国印度疫情大暴发的态势仍未缓解,周边国家都承受着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可以预见的是,“外防输入”仍是一项不容有失的长期工作。
与此同时,时有出现的本土确诊病例也在警示大家,“内防反弹”这根弦还不能松。疾控专家表示,此次疫情发现最早的病例感染时间可能在4月中旬,确诊时已经差不多过去了一个月,所以流调难度非常大。反思此次教训,“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确保万无一失,才能避免“一失万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5月16日,张文宏医生发文呼吁,希望全球尽快实现疫苗的广泛接种。疫情阴霾还没有散去,尽快接种疫苗既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也是对公共安全做出的一份贡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