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热爱是高质量就业的“催化剂”
2021年07月08日 07:32:31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江帆

  近日,省人社厅公布了新一批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名单。“高质量就业”作为其中的关键词,引发不少网友的讨论。眼下是新一批高校毕业生踏入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高考学子填报志愿的重要节点。如何正确理解“高质量就业”,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专业选择和岗位选择。

  从“就业”到“高质量就业”,表述之变照见导向之变。我省发布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名单,释放出一个信号:浙江的就业导向已经不再简单地满足于群众“就得了业”,而是对就业局势更稳定、劳动者收入更高、就业创业环境更优、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更充分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质量的就业顺应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当前,浙江担负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要着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让老百姓享受更高质量的就业显然是其中关键一招。

  当然,发布名单引导也好,完善就业政策也好,体现的是政府强化就业服务的作为。但是,就业这件事,其实不完全是政府的事。就业质量的高低,除了政府的扶持,也与个体自身的选择和努力密不可分,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近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邓红兵因一封信而走红。邓教授所从事的专业属于“生化材环”领域,因为学习难度大、收入回报低而被一些人称作“天坑”专业。他在信中正面回应说:“基础学科被认为是‘天坑’专业,被避之不及。”“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什么专业都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与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相较,“生化材环”一定程度上遇冷或许是事实。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不管学什么专业都有人收入高,也有人挣得少。邓教授还在信中特别说明,他们专业的研究生,年薪都有几十万元。可见,能真正带来高质量就业的,并不是简单地只取决于选择读什么样的专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对于努力上进的人,没有任何专业和职业是“天坑”。

  更为重要的是,评判什么样的就业才算高质量就业,答案是多维度的。每个人对自我成就的感受和评价不尽相同,这才是社会斑斓多姿的精彩所在。前段时间,走红网络的“北大学神”韦东奕,获奖无数却过着“3个馒头1瓶水”的朴素生活。面对意外爆红带来的流量,他婉拒媒体采访,更愿意沉浸在数学世界里专心治学。今年毕业季,曾在西藏服役的浙大硕士毕业生刘佳玮,放弃沿海城市的工作邀约,以基层选调生的身份再次奔赴边疆。他说,想成为新时代一朵奔腾的浪花,向着祖国和人民所期望的方向奔流。他们的职业选择或许并没有带来高收入,却都是真正有高价值的高质量就业。在利益格局多样、思想观念多元的今天,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但需要政府政策、措施的助推,更需要个人就业观的转变。广大青年须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努力让职业选择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共同开创幸福生活的前景。


标签:就业;高质量就业;职业选择;名单;生化材环;教授;高校毕业生;劳动者收入;硕士毕业生;城乡差距 责任编辑:冯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热爱是高质量就业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