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人群流行特征,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戴口罩指引和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护指南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和《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
为什么要修订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 这里有一个“新的背景”。境外输入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个省份,德尔塔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当前暑期人员外出流动多,机场、港口、码头等主要出行中转场所人员大量聚集,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大。同时,受长期持续的疫情影响,公众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防护意识减退,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这就是“新版口罩指引”出台的深刻背景。“新版口罩指引”从佩戴口罩的范围,佩戴口罩的场所,佩戴口罩的标准等等方面给出了明确的指引。这个指引,指出的是方向,但是要想落实好,还需要做的是引导好。也就是说,我们的所有环节都必须跟上“新版口罩指引”的步伐。
其一,防范意识需要跟上“新的步伐”。有媒体调查显示,眼下一些市民不能正确佩戴口罩,出现了“挂在耳朵一侧”“拉到下巴下面”“放在办公桌上”“装在随身包里”的情况。这说明公众的防范意识还是存在侥幸心理的,因此必须引导公众跟上“新的步伐”,要知道新的情况已经出现,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心理。
其二,口罩质量必须跟上“新的步伐”。“新的口罩指引”对口罩防护的要求是提升的,尤其是重点人群需要佩戴“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口罩佩戴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8小时”,出现破损和变形有意味也不能继续佩戴。这就意味着对口罩的质量要求提升了,对口罩的使用数量也提升了。要组织企业多生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即便是普通的一次性口罩的质量也必须提升标准,要达到防护的标准,而且需要满足市场供应。
其三,重点人群必须跟上“新的步伐”。“新的口罩指引”重新划分了重点人群, 第一类是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人员, 第二类是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除医务人员、直接接触病人或感染者岗位工作人员,第三类是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总体要求是:工作期间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口罩。 实际上,除了医护工作者之外,其他“重点人员”目前佩戴的多是普通的一次性口罩,比如超市营业员、小摊点餐饮人员等等。因此,必须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这些行业人员佩戴的口罩都达到“新的标准”。不仅仅是“戴上了口罩”必须是“戴上了合乎标准的口罩”。
- “戴口罩指引”升级,防控抓手更有力量
- 南京市疾控中心:德尔塔病毒14秒即可传播,公众户外也要戴口罩
- 南京强调戴口罩新要求:广场、公园等户外环境均需佩戴
- 哪些场合要戴口罩?何时能摘口罩?来看卫健委最新指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