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野生大黄鱼的“贵”和“珍贵”
2021年11月04日 08:25:08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逯海涛

  3天捕获171尾!最近,浙江海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舟山渔场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时,捕捞的野生大黄鱼密度创下了新高。野生大黄鱼再次“结队出没”,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些年来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成效明显。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的主旨讲话中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要渔歌再起,不能只看到经济财富而看不到自然财富,不能只看到野生大黄鱼经济价值上的“贵”,而看不到它生态价值上的“珍贵”。

  一条野生大黄鱼有多贵?去年,宁海的一位渔老大捕到一条4.2斤野生大黄鱼,卖了1.5万元,一时间引起人们的惊叹。之所以“贵”,是因为“珍贵”。野生大黄鱼曾经是东海的“四大海产”之一。“楝子开花石首来”,宋代诗人范成大有诗如是写道。谁也想不到,有一天楝树空自开花,大黄鱼不来。上世纪70年代之后大黄鱼资源遭到破坏,资源枯竭后至今形不成渔汛,导致野生大黄鱼千金难买。

  表面看是鱼群的消失,背后其实是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物种的衰退,是人和海洋之间关系的紊乱。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大黄鱼是经济财富,忽略了它们同样是自然财富;只看到了它的“贵”,忽视了它的“珍贵”,才导致这一系列后果的发生。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反过来,道理亦然。作为大自然的馈赠,不管是各种鱼类也好、树木也罢,首先它们是自然财富,参与着整个地球的生态循环,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作为人类,可以索取和利用,以换取经济利益,但是必须控制在适当范围之内。如果超出了限度,不仅损害大自然的肌体健康,同样会反噬人类自身的文明发展。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森林面积在1990年至2020年损失了178万平方公里;约有100万种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威胁,其中许多物种将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灭绝。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好在我们及时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从上世纪末开始,浙江沿海各地开始科学增殖放流,守护东海“蓝色粮仓”。这些措施,并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更是从保护海洋生态、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高度出发。从丽水建成浙江(丽水)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到《浙江省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公布,“浙”里的人们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愿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诗画美好家园,正成为浙江的现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要我们坚定地让绿色成为发展之路的底色,野生大黄鱼渔汛时渔歌再起的日子一定不会遥远。

标签:大黄鱼;生物多样性保护;大黄鱼资源;经济利益;丽水;物种 责任编辑:郑嘉欣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野生大黄鱼的“贵”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