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经济“飞上天”,肯德基也按捺不住了。1月4日,肯德基推出和DIMOO的联名款盲盒,很快“肯德基盲盒二手价暴涨8倍”的消息冲上热搜。1月12日,中消协就肯德基盲盒套餐引发消费者抢购事件发表了观点,认为用“盲盒”诱导食品过度消费,应当抵制。其态度十分坚定,导向十分鲜明,受到舆论称赞。
肯德基这波营销犯众怒,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把食物销售和盲盒捆绑起来,触犯了法律底线,违反了公序良俗。根据肯德基销售规则,想要全部集齐形象玩偶,至少要购6套“泡泡玛特桶”。而这种概率有多低,学过数学的都知道,更别提商家还设置有1:72的稀有隐藏款。网上有消费者说,曾一次性斥资10494元购买106份套餐,还有“职业代吃”宣传称“盲盒归你,热量给我”。不知道有没有大胃王,能一口气吃106份套餐的。
中消协的发声很有必要。谁也不希望看到商家这样明目张胆地引导公众过度消费,甚至误导年轻人不把食物当食物,造成无谓的浪费。
从深层逻辑看,肯德基的这次翻车直指盲盒经济的弊病和软肋。2020年12月11日,港交所诞生了“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盲盒概念随之很快一飞冲天,年轻人勒紧裤腰带也要抽几把。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盲盒经济确实越来越过火过界了。餐饮、美妆、文具、图书等诸多消费领域都掀起了“盲盒风”,乱象和争议随之层出不穷。
除了中消协这次提到的浪费问题、过度消费问题,还有其他如职业“黄牛”的炒作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损害消费者知情权问题、七日无理由退货与盲盒自身性质的冲突问题等。并且,盲盒经济还不断向低幼群体蔓延,造成未成年人的超需消费和攀比炫耀,某些好奇心强、喜欢攀比、消费观念尚不成熟的孩子很容易上瘾。现在,中小学生迷恋手机动漫卡片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甚至蔓延到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园。其销售逻辑也类同于盲盒。许多孩子花费大量钱财在家中累积了难以计数的动漫卡片。另外,还有商家搞出宠物等活物盲盒,可谓毫无底线。
以上哪一样,论起来都不是小问题。所以,对盲盒这种新经济模式的监管势在必行。
从本质上看,盲盒通过随机化体验,刺激用户的复购率,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赌”的成分。靠刺激让人不顾实际需求地多买,跟抽奖营销有相似之处。所以,不管是采取审核批准机制、常态化管理机制,还是事中监管机制、规范机制,抑或是事后追责机制、维权机制,都需要积极跟进。首先要建立起针对盲盒业态的特殊防火墙,防止商家滥用,打击各种逾越底线现象。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盲盒固然具有特殊性。可无论怎么特殊,盲盒首先是商品,经营者必须对产品质量、服务、售后负责,遵守市场秩序,恪守诚实守信的商业伦理,维护消费者权益。站在这个基点上,监管部门要对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该正常监管的决不能含糊。比如,北京等地的市场监管局,就曾针对泡泡玛特盲盒销售中的虚假宣传、质量问题等作出处罚。
盲盒市场再怎么庞大、再怎么形式新颖、再怎么能击中消费者心理,归根结底创造的只是小趣味。作为消费者须“拎得清”,如果让这点调剂生活的小趣味,发展成“上头”式的疯狂,最后结果就是彻彻底底让商家和炒作者给拿捏住了,小趣味就变成没趣味了。
- 培育登记品种达3000多个 地理标志农产品越来越受认可
- 【地评线】桂声网评:跑好开年“第一棒”,为全年经济扎稳“进”势
- 工信部:针对年轻及国外消费群体发展低度化白酒产品
- 一箱多出的热饭菜温暖了核酸采样点的冬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