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将来临,冬奥会、冬残奥会即将举行,在这一特殊节点,国家又给出惠企利民的“大红包”。一方面,全力保障煤电油气运的供应,确保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确保疫情下人流物流安全有序。另一方面,延续11项减税降费政策,做好帮扶市场主体的“加减法”,让市场主体能够在深耕市场中强身健体,完成应对市场挑战的造血功能。相信这份沉甸甸的“大红包”,一定能让市场主体更有活力,让民生体验更加美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下一阶段特别是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和市场保供;决定在前期已对部分到期税费优惠政策延期的基础上,再延续执行涉及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另外11项税费优惠政策至2023年底,支持企业纾困和发展。
保供给就是在保民生。全力保障民生物资供应,既包括保障煤电油气运的供应,也需要确保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春节即将来临,冬奥会、冬残奥会即将举行,保供给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亟须政府、市场、社会、民众一起努力。
春节是团圆时刻。为确保疫情下人流物流安全有序,需要中央有部署,地方有作为。中央作出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和市场保供部署,各地也给出了精准施策的解决方案。国务院在春节前夕,要求进一步保障供给,等于给春节期间的煤电油气保障多上了“保险”。具体到地方,“菜篮子”工程实行市长负责制,有力保障了各地商超的商品供应,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公众最关心的煤电油气保障问题,经过冬季的严峻考验,并未出现拉闸限电断气情况,而且价格也维持基本稳定。
虎年春节给市场和民生都带来了好愿景。随着春暖花开,战胜疫情指日可待,中国也将迎来虎虎生风的更好年头。相比2021年年末全球出现的通胀高企、民生消费价格攀升等尴尬情势,中国春节叠加冬奥会更能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021年,中国GDP突破11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8.1%;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已经高于世界人均GDP水平。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购买力水平),预计今年中国的GDP可以达到27.8万亿美元。中国的抗疫成效保障了产业链稳定和供应链畅通,彰显出新发展格局下的“双循环”驱动优势。
中央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而且也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激活市场活力,需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才能扭转经济发展颓势,稳步并增强预期。保障供给,既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市场主体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要确保整个产业链的稳定和供应链的畅通。如此才能突破疫情时代的桎梏,为疫后中国市场注入更多动能,提升全球竞争力。也只有进一步保稳定、保供应,才能继续提振需求和消费。
国家继续延续11项减税降费政策,做好帮扶市场主体的“加减法”,即增加信心和资金支持,减轻税费负担。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输血强身,在深耕市场中强身健体,完成应对市场挑战的造血功能。减税降费不仅惠企而且利民,还能促进创业创新。减税降费已多年,惠及市场主体和社会个体的不再是“撒胡椒面”式政策下寥寥无几的帮扶,而是政策积累下的红利累积。
应对疫情,不少国家为刺激经济,采取“大水漫灌”,简单粗暴“发红包”,这样的强刺激不仅导致通胀满溢和产业链供应链出现问题,而且会在货币政策紧缩时引发全球性的资金乱流,使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贬值,甚至会在疫后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中国坚持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2022年的货币政策在强调“稳健”的主调下,坚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20日,央行报价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7%(上月为3.8%),5年期以上LPR为4.6%(上月为4.65%)。降息让市场主体获得更多流动性支持,缓解了个人购房消费还贷压力。更重要的是,今年的货币政策在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支持的基础上,也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支持。此举更具长远意义,因为疫后全球经济复苏,关键要看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两大发力点。
春节惠企利民的“大红包”沉甸甸,让市场主体更有活力,让民生体验更加美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