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147所高校入选。与名单一起公布的还有《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在“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节点,第二轮名单公布,是这场长期“接力赛”中的一次加油鼓劲、鞭策激励。此次,我省有三所高校入围。这是我省坚定有力贯彻国家战略,持续不懈推进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以及高校自身艰苦努力的结果。上榜者须继续努力,推动更多学科入围。未上榜者,应志存高远,加倍努力。
须知,“双一流”建设不仅是教育界使命,更是教育发展机遇。就在几天前,省委领导调研之江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要求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国家实验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重要窗口”提供战略科技支撑。近年来,我省对高校发展特别是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倾注巨大心力,搭建起强大的政策支撑引导体系。社会各界同样寄予厚望,企业界、产业界有着大量科研和技术攻关需求,高校应抓住机遇,按照教育部等部委明确的认定原则,遵从规律、科学办教,扎扎实实把国家战略和省委部署落到实处,努力推动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注重基础研究领域夯基发力。值得注意的是,在2月14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首轮建设成效评价的开展情况,特别强调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不把“帽子”(人才称号)和论文数量等作为监测评价点。这个信号值得关注。考核评价方式上的突破,已经为高等教育改革打开了巨大空间。高校要积极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着力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扎实开展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继而争取实现“1到N”的突破。
注重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学研究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不矛盾,而是互促共进的关系。高校应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省、市发展战略需求,合理配置科研资源。比如在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的建设中,加强与企业共建共享、协同创新,这既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也有利于成果转化,推动科研深入。此次,我省高校有诸多应用学科上榜,应利用好这些学科优势,围绕我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解决一系列技术迭代升级问题。
注重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人才强省、创新强省,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要在招引人才和打造创新生态方面继续发挥浙江体制机制优势,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优质服务,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扩大实施“首席科学家”项目,夯实“揭榜挂帅”制实效,为科学家干事创业提供英雄用武之地。
不仅要建好“双一流”,还要建好用好更多科研领域的“最强大脑”,让浙江的创新力量多点开花,努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高速通道。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