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票价自主定价权不可“任性”使用
2022年02月16日 08:14:18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伍里川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对1月31日(除夕)至2月7日(正月初七)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发现电影票价高成为休闲娱乐舆情吐槽高发领域。可以说,这个“发现”精准地呼应了社会观感。

  根据专业统计数据,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为52.8元,上涨8%。以笔者的体验来说,今年春节期间,笔者只带家人和亲戚看过一场电影,而去年看过两场,原因就在于高票价。更关键的是,从影片质量来看,有些电影并没有像宣传语说得那样好、那样吸引人。

  那么,票价上涨之后,效果如何?

  数据很客观。此前多家机构预测,虎年春节档票房会有80亿元,但最终票房总额仅为60.36亿元。多位影院经理也表示,今年春节档表现不及预期。表面看起来,这个数据仅次于去年,居中国电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位。但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这种局面未必用足了当下的消费潜力。

  数据背后,“观影人数下滑”成为冰冷但真实的词条。大年初一到初三的出票数依次为1926万张、1893万张、1712万张,相比去年同期,前3天就少了3000多万张。这样的“同比”,显然表现出不少观影者拿脚投票的意愿。中消协在分析报告中直言:对影院来说,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这可谓一语中的。

  影院如果还按春节档票价套路这么玩下去,下一年的春节档电影票房只怕还要下滑。因而,无论是站在票房止损的角度,还是站在以合理的票价吸引消费者的角度,影院都有必要认真对待重新调整思路、纠正营销失误的建议。

  在疫情背景下,人们其实颇能理解如今影院的难处。在票价上浮的情况下,依然有众多观影者走进影院,表达支持。因此,双方建立起“同理心”和默契,是非常重要的事。票价暴涨带来的“收益”,可能难以弥补吓退一部分消费者的损失。这个账并不难算。

  影院作为市场主体,确有自主定价权,这个自主定价权理应获得社会的尊重和理解。但是别忘了,自主定价权也是不可“任性”使用的。在我国,反垄断法等法律对这一自主定价权有所约束和限制。去年,一些地方的影院打算推行“分区定价”制引发争议,就是民意的反映。人们不希望影院在票价的问题上,变得市侩而傲慢。

  这些年来,影院票价呈现逐步上涨的趋势。影院作为市场主体,当然要考虑营收、成本,但是也该考虑一味涨价“值不值当”。在影片质量、拍片情况不错的情况下,“价廉物美”、服务宜人、营销多元化更能“俘获”普通观影者的心。笔者春节期间在选影院的时候发现,同一部片子,有的五十元左右,有的一百多元,标价低的影院场场爆满,以至于不少人不得不提前在凌晨订票。这说明有一部分影院选择了“价格亲民”,而效果也是看得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未来几年春节档应该还会涨价,但不会涨这么多了”。这确实有“调整”之意,但力度或许还不够。

  春节看电影是新民俗,说到底是观众自己“抬”起来的。票价再高都有人看,这是自然。但千万别让高票价伤了普通消费者的心——他们才是观影主体——若是哪一天“春节档”热度不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作者为江苏省媒体评论员】

标签:票价;定价权;票房;市场主体;影片质量 责任编辑:郑嘉欣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票价自主定价权不可“任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