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家长出于对孩子未来身高的担忧,选择花高价为孩子注射生长激素,一年花费数十万元。事实上,生长激素本是治疗儿童矮小疾病的药物,而现如今,为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已然成为一股社会热潮。
火热的生长激素热潮背后,是掩盖不住的身高焦虑。从增高鞋垫等外在增高神器,再到如今的生长激素等增高药物,身高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即使如今人们大喊拒绝身高焦虑,但是在现实情境中,因为身高而遭受歧视的案例不在少数。更有人戏称:一米七以下的男生没有爱情。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孩子的身高成了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身高焦虑催生出药物滥用的风险。生长激素原本是为了治疗儿童矮小症的,但是由于其具有长高的效用,这种医学上的处方药被不少家长当成了拯救孩子身高的“灵丹妙药”。
药物使用须谨慎,不能盲目滥用。由于生长激素主要还是针对非正常儿童的,目前还缺少正常儿童使用的安全性数据。也就是说,对于正常儿童而言,其治疗的安全性和结果并不明确。对于矮小症患者而言,使用生长激素实属无奈之举,但是对于身高不高的正常孩子来说,却是一次风险难料的“拔苗助长”行为,可能干扰孩子正常发育的进程,甚至可能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
如何治理生长激素滥用问题呢?除了生长激素要回归治病的初心之外,作为生长激素滥用土壤的“身高焦虑”也应得到重视和改善。
在审美多元化的当今,身材高大并不是审美的唯一标准。身材矮小也不代表一个人能力的强弱,也不能判定一个人品性的好坏。家长要避免在“长高”诱惑下,落入“身高焦虑”陷阱。追求更加理想的身高无可厚非,但一个健康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