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种子是农业“芯片”。今年3月1日起,修订后的种子法正式施行,进一步强化育种原始创新保护。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启动上线全球首个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公共平台,从技术层面为种业领域打假护权提供支撑。法律的完善、技术的创新,进一步提升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点评】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新品种培育是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8到10年之久,投入大、风险高。种业侵权违法现象,在种子市场并不少见。小小一粒种子,对普通人来说真假难辨。有些包装上不含任何商品信息,有些套用其它品种名称,或者包装袋里装了别的品种,甚至还有所谓的“仿种子”,对已有品种稍加修饰,便对外以新品种自居,等等。种子侵权违法行为难以及时发现,往往要等种下去一段时间后才能揭开其真面目。传统的种植鉴定至少需要经过一个作物生长周期才能完成,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证据固定、审查认定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使得市场监管容易滞后。
治理种业侵权违法现象,促进种业创新,需要技术支撑。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开展品种管理、鉴定、维权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利用DNA指纹技术,对每个作物品种的特殊基因片段进行标记,相当于从分子水平赋予每个品种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再将待检样品与已有品种比对,可实现对品种的精确管理。不久前上线的全国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公共平台,集成了多种作物指纹信息,有望推动品种身份管理,助益种子市场去伪存优。
保护种业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更要筑牢法律和监管的堤坝。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重拳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我国2015年和2021年修订种子法,都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不断丰富完善。其中,新修订的种子法的最大亮点,就是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明确修饰改良他人的育种成果形成的派生品种在商业化利用时,需要征得原始品种权所有人的同意,并支付使用费。又如,今年新修订的国家级水稻、玉米品种审定标准中,提高了DNA指纹差异位点数、产量指标和抗性指标,进一步提高品种准入门槛。这些举措,对推动建立保护育种原始创新的制度体系、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种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需要多方共同发力,构建从育种端到用种端、从生产端到市场端的全流程监管模式。目前,我国种业已形成区域布局、全国流通的大市场格局,各地农业农村部门也在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协作,推动种业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在日益优化的市场环境下,期待更多好种子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落地田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