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面对面”更能心连心

字体:
2022-07-28 07:51:3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林鲁伊 管方倩

  笔者走访基层时,遇到杭州萧山区进化镇一位村支书葛校春。这位村支书很喜欢和村民“面对面”。去年7月换届后,他书记、主任一肩挑,着力强化自己的串门习惯,一有空就到村民家聊天,灵灵全村的“市面”,全村500余户至今已串门七成多。

  一年360多天,一夜一户,老葛的“面对面”价值何在?

  “面对面”心中才有“‘村情’账”,这是农村基层一切工作的基础。一个村也是社会的“窗口”,五保户、村民纠葛、家庭困难、红白事等必须时时处处装在“一把手”的脑瓜里,此方面葛书记是张口就来。村官坚持与村民“面对面”,意味着“距离感”消除、彼此融洽。“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为民办事才有底气,才想有思路、行有良策。否则,端着架子听汇报、坐办公室接触民情就想轻松搞定一切,实际操作肯定左支右绌,“一问三不知”,村民怎么会信任你?

  “面对面”不能蜻蜓点水,关键还要做到谙熟于心和有的放矢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有两家农户因宅基地闹纠纷很久,葛书记“夜访”优势尽情发挥,前因后果一一说来、得失利弊头头是道,终于赢得当事双方和镇里齐声“OK”。可见,靠冷冰冰的“键对键”无法替代感情的“面对面”。乡里乡亲,最爱的是家长里短,关键是让村民有“存在感”“受重视感”。有了“日常密接”的交往兜底,日后处理起疑难杂事来最起码不会冷场。

  交流“面对面”、水乳“心连心”、解决“实打实”。葛书记的做法,值得当下村干部借鉴。这样的“面对面”,会给村民留下深刻的“心迹”“足迹”,而非刻板的“痕迹主义”。为百姓谁在夙兴夜寐、谁在假模假样,百姓眼光煞清爽。“行”进农户家、“心”暖农户心,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说来容易做却难。干群之间有时就隔着一道门槛,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心去跨。跨了,“村里事”变成人人有积极性的“家家事”,顾头不顾腚的村官“独角戏”也变成了人人参与的“集体舞”——如此乐呵、祥和、通透的新农村景观,该是多么令人向往!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董沈涛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