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金羊网评:文化创新,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字体:
2022-09-12 20:51:04 来源:金羊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守护中华文明,培植民族复兴的“根”。“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工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历时三年建成的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这里入藏的1600余万册、上万件展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绘就出延绵赓续的历史画卷。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赓续中华文明,铸牢民族复兴的“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从明确要求“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到强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从历尽600年沧桑的《永乐大典》回归到三星堆重现古蜀文明之光,再到我国以42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位居世界第一……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复兴之路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滋养。从“保护文物也是政绩”到“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到“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从敦煌研究院到大同云冈石窟,从福建三坊七巷到武夷山朱熹园,从承德避暑山庄到眉州三苏祠……充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长卷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

  创新中华文明,汇聚民族复兴的“力”。“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要求,系统梳理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认真挖掘其中的精华,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容加以改造,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等相适应、相协调;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大批文化精品力作“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汇聚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前景。

  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气度,中国人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团结奋斗、昂扬向上,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铺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浑厚底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徐茜茜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