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清华妈妈语录”走俏:让教育发现真正的“人”

字体:
2022-11-18 08:50:07 来源:红网 林诗堙(重庆大学)

  近日,电商平台销售的“清华妈妈语录”成电商爆款。该商品有木质相框摆件、也有墙纸形式,内容均为激励孩子努力学习的话语,如“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是为了你将来给父母花钱的时候,不再犹豫。”……这类商品在部分网店销量不菲,有买家评价称,“送给读高中的儿子,很有激励作用”等。

  “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一个“逼”字道出家长对于孩子意愿的违逆,而以金钱利益为结果导向的话语更如同宗教箴言一般悬挂在孩子的心中——学习成为获取利益的方式。在这样的引导下,每一位“优秀的绵羊”从年幼时学习各项课外技艺,到上学期间追求成绩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再到职场中对于工作各类外在标准的价值排序,在薪资、声望、工作稳定性的利益权衡下,唯独忘了自己对于生活追求的考量。为了走在“正确”的教育轨道上,年轻人疲于奔命地完成一项项任务,在单一的评价体系中,孩子们逐渐失去发掘自己内在旨趣的意愿、能力和力量,“丧、躺平”的话语成为这种疲惫感的外化表现。

  对于家长而言,单纯地将教育工具化更是让自己陷入教育焦虑的深渊难以自拔。“清华妈妈”的标签作为优秀教育的最高典范,让无数家长自以为看到了教育的正确“模版”。消费主义正是抓住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教育焦虑,各种绑架家长的道德话语充斥教育产业的市场,“清华妈妈语录”“哈佛爸爸总结的十大育儿心得”被奉为圭臬。殊不知,每一位孩子都有其完整而独特的个性,该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恐怕没有任何人比其朝夕相处的父母更为清楚。

  有网友评论道:“现实就是如此,能随心所欲的花钱真的很爽。”不可否认,现实中许多焦虑源于“我们不得不”,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抓好教育这一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途径尤为重要。对于“不得不”的普通家庭呼唤素质教育,更有“何不食肉糜”之嫌。但是当盲目地投入这场战斗之余,或许能够停下来反观一下自身:用心教育自己的孩子,仅仅只是作为阶层跃迁的工具吗?在受到所谓“好”的教育后,孩子们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吗?当年轻人丝毫没有喘息的空间去思考和反思“我是谁”“我生活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时,我们真正需要的教育又是什么?

  反对教育的唯工具论,绝不是说反对学习的积极进取和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孩子需要被提点,学习更是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只是除此之外,教育不是一场标准化的竞赛,“清北”并非这场竞赛的终极赢家,无论是社会评价体系里的“平庸之辈”抑或是“高级精英”,都难以在这个你追我赶的社会达尔文现实中真正安放自身,找寻到自己的意义。让“教育”二字回归到本质,也是在让教育回到“人”本身。而这场关于个体的实践,教育改革也好,宣传教育也罢,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并发现个体多样性,而非盲目地被捆绑进教育焦虑之中。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李心怡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