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市民“买药难”,我省多家医院已上线新冠网上就诊通道,并推出送药到家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削减医疗机构瞬时的就诊高峰,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群众线下就诊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用数字化医疗手段解“疫”时之忧,正是解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
这一系列服务是基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包括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在新的防疫局面下,政策部分突破了互联网医院不能进行初诊、急诊的限制,这对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优势意义非凡。
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群众的就医用药。面对疫情大考,有效保障民生医疗,既是对防控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治理能力的深刻检验。犹记得,在疫情最严峻时刻,数字赋能、精密智控的浙江抗疫模式成为全国样板。随着数字化改革步入新的阶段,精密智控机制正在发生从数字赋能到制度重塑的新跃迁。
浙江作为数据大省,同时也是数字时代的资源大省,始终不懈探索以“数”抗疫。日前,省卫健委发布了“全省发热门诊查询应用”的使用指南,向居民提供全省发热门诊的机构检索和路线导航功能。在手机上通过各大平台入口就可以看到在杭省级医院以及杭州市部分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即时的叫号情况和候诊人数显示。
这样的数字赋能好处显而易见,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者的网络问诊,有需要线下去发热门诊的,通过提前预约,实现错峰候诊。这些数字化赋能医疗服务的手段,进一步方便了群众选择互联网诊疗服务的渠道,也极大地缓解了线下医疗资源的拥堵。
近期随着感染人数的上升,势必会加大民众的焦虑情绪,一方面医疗专家要通过各种渠道宣讲科学防疫知识,另一方面要真正做到让百姓心里不慌,必须切实保证医疗资源供应到位。只有让这条看不见的大数据通道变得繁忙起来,才能有效避免出现医疗资源挤兑。远程会诊、全预约诊疗、核酸检测预约、发热门诊监测……新阶段下的疫情防控,智慧医疗产业的发展也变得尤为重要。
尽管互联网医疗已经发展多年,但在很多方面的监管仍滞后于行业发展。通知发布后,无论是线上问诊还是购药服务,都需要进一步提升行业的规范性,需要从政策端去引导行业的良性发展。比如,医院受政策约束强,互联网诊疗须严守不能“首诊”、只能“复诊”的底线;有些地方的医院担心“就算国家出台了政策,各省市医保医政部门仍然拿两年前的文件来监管”。所以,需要加快相关政策的落实。另外,如果放开线上售药,医院会担心遇到类似的线下大量囤药,线上又无法完全分辨问诊真假,如果遇到专门买药倒药的“黄牛”怎么办?既要保证需要用药的患者拿到药,又需要监管到位;数字化的适老化改造还在进行中,要想方设法减少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医疗的困难。与疫情斗争正处在关键时刻,持续把医疗保障工作做细做实,人心才更加安定、战“疫”才更有成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