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拿孔乙己比喻当代年轻人,不合适也掩盖真问题

字体:
2023-03-18 09:29:58 来源:红网 陈自强

  注意到“孔乙己”和“长衫”文学已经有一阵了,以为会在一场励志鸡汤和悲观自哀的相互激荡中结束,但随着近日央视网重新将这一话题从舆论中打捞,勉励这一代青年不要被困在长衫里,这一话题再度燃爆网络。

  最让我困惑的在于,不管哪一种观点,都跳不出“孔乙己”和“长衫文学”的底层逻辑,沿着一种“类比、隐喻”的思维预设往下走,因此也很难突破既有的藩篱。笔者认为,之所以我们很难对这一话题有更深刻更有价值的思考,在于这一“长衫”隐喻、孔乙己的类比本身就限制、阻碍了思考,将社会、时代问题个人化,也给探索问题背后的真相隔上了一层薄雾。

  “孔乙己的长衫”跨越世纪后再度走红,最开始只是一句自白式感叹“如果我没读过书,那我就能当一个……”,但随着这一新话语的爆火,许多年轻人在共情之余忘了追问这种跨越文本情景的类比的边界与条件性。正如L·S·斯宾塞在《有效思维》中所说的,“隐喻使我们对事物做出了形象的理解,同时也限制了我们对被比喻物的想象”。在一种出于个人的“共情冲动”下,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脱不下的长衫”这一话语,而忘记思索这背后的适用性,和这一类比、隐喻背后是否限制了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和广度。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顽固带着书卷气以个人之力抗拒时代变革,躲在自己“一个茴字有多少种写法”的优越感里走不出来的旧知识分子,他之所以被困住,根本上是自己的原因,不愿意踏踏实实做事,就算在那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他也是极端的个例;之所以说,孔乙己不是当代青年的合适的类比对象,在于根本上,这种类比容易将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混置,代入孔乙己的形象之后,便很容易认为我所遭遇的困境只是我自己造成的问题,被类比思维限制住了想象,从而在“自我怀疑”和“丧文化”中走不出来,进而在社会心理学所说的认知协调机制下,为了降低自我怀疑,而下调自我认知。可是跳出这个怪圈,他遵循社会和家庭的规训,学会并固守“茴”字只有四种写法,到最后却有人告诉他,“你怎么只懂四种写法?”总之,这不是他的问题。

  当代年轻人与孔乙己唯一的共同点在于,都面临着巨大的时代变革与社会转型。但这唯一的共同点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产生如此大的共情效应,这种共情效应背后,不是具体的个人的问题。

  孔乙己拒绝并以个体抵抗这种变革,而当代青年人则是积极地面对变革,但以既有的经验与认知范式应对社会时,却屡屡受挫。这提示我们,不应该把年轻人所遇到的问题当作一种不成熟的抱怨与矫情,而是要深刻认识到社会怎样形塑它们的固有认知与境遇,以及背后的社会问题。他们面临的是一个阶层固化、由非主观因素所带来的际遇机会差距巨大、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阶层跃升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的社会,他们无法像上一代人一样站在时代的浪潮上分得时代的红利。从直接因素看,还是观念上视高考为独木桥、“考上大学改变命运”与现实上大学不断扩招、毕业生连创造新高、学位贬值的社会之间的反差;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反差……

  这当然不是为年轻人在剧烈变革、社会问题之前就只能躺平而开脱,而是认为,我们首先要对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准确客观的归因,不能混置因果、主次。毕竟,只有在正确认识问题基础上,才能谈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可幸的是,“推动和保障青年就业”“助力青年人创业”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争相呼喊之词,年轻人的困境正在被看见;另一边,青年人在一番“自嘲”之后,真正会躺平的寥寥无几,大多还在为更好的未来奋斗。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内外发力”能早日使大家摆脱迷茫、走出困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田雨阳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