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以最严姿态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字体:
2023-03-24 08:44:37 来源: 中国江苏网 古风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份对食品安全工作开展评议考核的重要制度性文件,对于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提升全链条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食品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泰山。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既要靠生产经营主体的“自律”,更需要加强监管执法和社会监督的“他律”,只有“双向奔赴”,老百姓才能吃的放心、用的安心。《办法》共16条,对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评价要求、结果运用等进一步作出明确,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舌尖”上安全的关心关切。只有各地把人民群众的关心关切放在心上,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力度,挤压不合格食品、假冒产品生存空间,打击那些名称相近、包装相似、以假乱真的劣质产品,不断净化食品流通市场环境,才能守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托举起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幸福需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无小事,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假货,落到消费者头上,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四个最严”,进一步为各地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就要采取“零容忍”的姿态,坚持露头就打、越界就惩,让法治长出“牙齿”,让假冒产品无处藏身。今年315晚会曝光的“香精大米”,就引发舆论哗然。这说明,食品安全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放大来看,曾在农村市场出现的“六个垓桃”饮料、“康帅博”方便面等,以及有的校园里出现的“问题食品”等,都为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考验。

  假货浑水摸鱼,食品安全管理只有严一格、紧一扣,才能为制假者、售假者戴上“紧箍咒”,不断压缩制假、售假的空间。挤压食品安全中存在的“水分”。新修订的《办法》奖惩分明,对考核结果较好的,旗帜鲜明通报表扬,对核结果较差的,采取约谈机制,释放出抓食品安全管理必须树牢“最严”理念的鲜明信号。《办法》层层压实责任,为各领域守牢食品安全防线,常态化开展“打假”引领了导向。

  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这就要求,从政府到市场,再到企业主体、消费者,都需要齐头行动,努力让假货成为“全民公敌”。各地在接受国家层面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的同时,也应坚持眼睛向内,进一步加大区域内、行业内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由内而外密织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监督网”,畅通消费者投诉、维权渠道,把“四个最严”落实到食品安全管理每一环节、每一细节处,让食品安全这一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在基层更有“质感”。

  今年是消费提振年。产品质量是赢得消费者的“硬通货”。生产经营者不仅要杜绝制假、售假,还要提升风险意识、加强产品质量把关,对假货坚决说“不”,凭诚信赢得口碑、打开市场、做大自身。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楼怡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