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让好种子向阳生长

字体:
2023-04-22 11:25:03 来源:人民日报

  用好用足自贸港政策,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北纬18度线附近,光热充沛,气候温润。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过三亚市,到乐东黎族自治县,一幅南繁耕种图铺展开来。

  何为“南繁”?就是利用我国南部亚热带或热带光热条件,进行种质资源加代繁殖和选育。年逾七旬的棉花育种专家赵国忠介绍:充足的光热像“加速器”,需要10年出的成果,通过南繁可能只要3年。

  南繁育种,承载着“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重任。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才能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在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科研人员借助高端设备,聚精会神地做着实验、记录数据。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超过70%经历过南繁育种。如今,海南正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为核心,加快建设种业创新、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一粒好种子,从南繁试验田里走出来,需要科研人员扎下根。最初来基地的人,像“候鸟”一样,吃过路途奔波、田间安家的苦。现在,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体结构封顶,种子创新研究院科研楼竣工投用,5040亩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全面建成……不断改善的科研、生活条件,让很多人从“候鸟”变成常驻。通过智慧管护,插秧、翻地、排水等田间管理不再需要科研人员操心;借助数字育种,每粒种子生长周期的数据得以全程监测。新技术的应用,让更多科研人员可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向“卡脖子”技术攻关,夯实了做强种业“芯片”的基础。

  一粒好种子,从科研人员手中育出来,离不开制度支撑。以前在南繁科研基地,不少单位各自为战,造成重复研究、资源浪费。依托基地建设的三亚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以国家战略任务为使命,通过项目牵引、联合攻关等方式,为种业科技创新搭建公共科研平台,致力于突破种子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今年2月,实验室联合企业启动“揭榜挂帅”项目,67个优势团队围绕20个项目的育种技术开展攻关。产业“出题”,科研“答题”,并将科研成果转化权交给企业,助力第一时间实现成果应用。实践证明,创新体制机制、优化配置资源,让机构、人才、资金、项目等充分活跃起来,方能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粒好种子,从海南岛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还得益于自贸港建设的政策优势。乘着自贸港建设的东风,海南正加快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该基地能够开展动植物种质资源绿色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有利于保障国门生物安全;也可探索更开放的对外引种机制,吸引全球优秀种业资源、先进农业技术进入。得益于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从优质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定、评价与共享,到探索种质资源保存、交换、贸易、共同科研、合作开发、增值分配等新模式,都有了更好平台、更大空间。用好用足自贸港政策,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阳光洒向大地,良种破土生长。无数建设者扎根岛上、制度创新激发活力、更高水平开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人们更加坚信,海南自贸港已经站在更高起点,一定能像种子一样向阳生长、积蓄力量。(曹文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李心怡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用好用足自贸港政策,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