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以“文化养老”滋养最美夕阳红

字体:
2023-10-25 09:02:31 来源: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孟亚生

  今年10月是我国第14个敬老月,全省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广场舞、健步走、歌咏、阅读、书画、摄影等适合老年人的文体活动备受青睐,“文化养老”正成为银发一族的新追求。

  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截至去年末,江苏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197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3.18%;预计2025年占比将超过26%;2030年占比将超过3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逐渐从吃饱穿暖的基本物质需求,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变。越来越多老年人渴望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渴望得到情感上的关爱和心灵上的充实。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养老”,契合了老年群体的期望,不仅能帮助老年人丰富业余爱好、充实退休生活,而且还传递了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养老理念,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

  近年来,我省不少地方在“文化养老”上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盐城市大丰区组建了50多支老年文化团队,每年举办各种老年文化活动150多场次;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移动图书馆”,让老年人阅读更方便自由;扬州市邗江区五里社区开办了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课,让老年人学会用智能手机打车、拍视频、微信聊天……这些“文化养老”的创新实践,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幸福质感”。

  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的“文化养老”还存有短板。如,老年人文化活动阵地不多,老年人为跳广场舞不得不四处寻找地方;有的地方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农村老年人很少有进入老年大学的机会,许多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比较单调。以“文化养老”滋养最美夕阳红,让更多的老人能优雅、诗意地生活,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文化养老”的关键。各级党委、政府应把“文化养老”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宣传“文化养老”,为“文化养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文化养老”深入人心;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扩大老年文化供给,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文化演出;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养老制度和体系,大力发展老年产业,加大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养老和旅游融合发展,为“文化养老”提供坚实基础。

  老年大学不仅是老年人学习的场所,也是老年人社交、娱乐的场所,丰富了“文化养老”的内涵。针对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农村老年大学难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老年学习的决定》,提出要创新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开放度,将教育资源向基层特别是村(社区)辐射。村(社区)要注重链接各方资源,创造条件创办老年大学,引导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学习。部门、行业企业、高校等举办的老年大学要创造条件,从服务本单位、本系统离退休职工向服务全社会转变。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馆等场所,也要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学习提供方便,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文化养老”需求。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养老”不仅能够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楼怡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