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直面“双11”的冷热与转型

字体:
2023-11-15 08:29:0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张萍

  每年“双11”战鼓一歇,各大电商平台的“战报”就成各方关注的焦点。延续去年风格,今年各大平台对总成交额再度“默契”地没有披露具体数据。从详细数据看,“遇冷”质疑下今年的“双11”还是出现了国货崛起、消费下沉等积极变化,释放出消费市场回暖的信号。作为观察中国百姓消费升级和消费新趋势的重要窗口,“双11”的转型体现了消费市场的转型,值得细细“拆解”。

  “成交额、订单量、用户数齐创新高,京东采销直播总观看人数突破3.8亿”“天猫平台用户规模和商家规模显著增长,共有402个品牌成交破亿”“抖音商城场景的消费人数同比增长111%”……各大电商平台“战报”的底色依然喜庆,且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平台特质。这些成绩,与前三季度各项经济数据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相互呼应,印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向好。

  变化,是事物的常态。其实毋需对总成交额遮遮掩掩,“双11”的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并不一定是坏事。平台直面真实数据的变化,有助于更清晰地面对机遇和挑战,也有助于为观察者提供全面的消费市场参考。

  今年的“双11”体现出几个重要的新变化:一是国货崛起。比如天猫上共有402个品牌成交破亿,其中有243个是国货品牌。国货美妆、服饰新品、手机品牌在“双11”期间的销售额不断增长。二是消费下沉。今年天猫“双11”,三线以下城市用户比去年多下了1.4亿笔订单,三线以下城市新增超2000万购买用户。三是消费者更趋理性。精打细算的消费选择面前,大部分平台直接灵魂砍价进到最低价博弈,也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双11”期间电商的表现既是窗口,也是结果。“双11”期间老百姓“买买买”的热情和实力,深刻嵌入到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整体背景中,无法脱离经济规律和消费现实。一方面,我们要肯定电商的各项成就,肯定其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的丰富性,形成市场新的增长点,看到“双11” 购物热彰显的消费市场活力,满足了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各方须理性直面现实。据媒体报道,百度指数显示,截至11月9日,“双11”搜索指数在2017年达到峰值后逐年下降,今年较去年更是同比下降了60%。各平台成交额背后是否真有一条下降曲线?也许有也许没有,真实的消费图景有待补全,否则会徒留揣测空间。

  不只是“双11”,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应该抛弃报喜不报忧的“数据恐惧症”,要相信经济社会的韧性和大众心理的韧性。越是有挑战风险,越是要拿出更坦然成熟的心态面对变化,全面客观地看清现实,才有机会拥抱转型,进入新的成长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庞舒青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