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不做“标题党”,政务公众号更应作表率

字体:
2023-11-16 08:22:46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张萍

  近期,浙江某地政务公众号被市民以“标题党”名义投诉到“民呼我为”平台上,受到舆论关注。市民的投诉很新鲜,但受众对“标题党”的反感却不新鲜。实际上,国内其他地方政务公众号或新媒体账号因“标题党”倾向受到投诉的事已多次发生。

  如今,打开头部网络平台和微信订阅号,自媒体标题一个比一个劲爆,带动了一股不良风气。在这种风气裹挟下,一些政务公众号标题也迷失了方向。为了点击量,把读者“引导”进来阅读,其增强信息传播效率的初衷本无可厚非,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亲和力,进行一些传播策略的创新,也值得鼓励。但是如果陷入“标题党”套路,则不可取。再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标题党”现象的背后,是一些政务公众号奉行人为制造惊悚效果的传播原则和导向,则其传播行为会产生其他负面效应甚至在舆论场“翻船”的风险,恐怕就不是杞人忧天了。

  笔者以为,真正体悟标题上的“四能四不能”,或许政务公众号运营者就不会在“标题党”的路子上越走越远。

  能吸引眼球,不能长久留客。“刚刚,发生了一件大事”“马上暴跌与你有关”“震惊,这件事别再做了”等标题确实够“抓马”。但如果点进去一看,所谓“大事”只是运营宣传,“暴跌”的是气温,“震惊”的是遛狗不拴绳,任谁都会在心里叹口气:就这?各种夸张型、冲突型、咆哮型“标题党”就是新媒体版“狼来了”,短暂奏效之后,必然失效。

  能救一时之急,不能解本领恐慌。“标题党”本质上属于饮鸩止渴,不能掩盖内容的虚弱,更不能解决运营者的本领恐慌。一些政务公众号运营者要么懂政务不懂传播,要么懂传播却缺乏政治素养,在惰性思维引领下,就只会模仿最简单粗暴的自媒体运营方法,“标题党”就是一种体现。

  能搔痒点,不能解痛点。在融媒时代,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如鸟之两翼。内容好,不懂包装不行;徒有包装,内容不好更不行。“标题党”只抄了热门推文的形式,标题“美颜过度”忽略了内容的含金量,自然会给读者上当受骗、隔靴搔痒之感。同样擅长在标题上玩梗的“深圳卫健委”为什么能免于“标题党”的责难?因为他们在搔到读者痒痒肉的同时,又用高质量的内容服务读者,让人读完觉得不仅有趣而且有用。

  能过考核关,不能得公信力。面对投诉,许多政务公众号的小编们估计也在心里喊冤,要不是有点击量、完读率、点赞量等考核指标,谁愿意剑走偏锋?但若只顾考核,能“骗”一个是一个,长此以往必然严重伤害读者对政务公众号的信任度。这种损失远比流量所得更大。因为公信力恰恰是政务公众号的生命线,是与自媒体竞争的最核心资源之一,丢不得。

  如何做好标题的同时不成为“标题党”呢?把握四个方面的原则或有帮助。

  首先,回归账号的本质。政务公众号作为融媒时代党委和政府部门服务公众、延伸影响力的关键阵地,核心功能是通过提供独家资讯,发出权威声音,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而非将自己做成市场上的自媒体。这个过程中,流量是发挥影响力的工具,不是价值评判标准,不宜作为考核的单一指标。

  其次,悟透传播的规律。政务公众号某种程度上也是媒体号,对传播规律的思考和运用不可少。比如,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该怎么凸显和摆布;“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怎么在标题中体现;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怎样有新的玩法,等等。

  再次,打磨内容的质量。一篇合格的政务公众号推文应是标题装点门面,内容夯实基调。不要指望靠标题“化腐朽为神奇”,要从找选题开始,认真筛选组织,把有料的信息打磨得有用、有趣,才会被读者认可。

  最后,培养专业的人才。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新媒体运营绝不是随便拉过来一个年轻人就开干,对政务公众号小编的政治素养、媒体素养、文学素养甚至生活素养都要综合考察、一体培养。网感,建立在综合能力基础上才有意义。在不“骗”人的前提下,把标题做得活灵活现、引人入胜,是技术活,也是政务公众号应有的自我修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马驰骋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