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龙泉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字体:
2023-11-22 07:34:31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黄珈艺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境内多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市以小型灌区为主。2017年,龙泉市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龙泉市围绕“高效、节水,安全、实用,整洁、美丽”总体要求,锐意进取、勇于创新,采用“工程微改造+管护新机制”和“典型引领+数字赋能”两种模式,加强农田水利管护,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与乡村振兴并行发展,成绩斐然,连续6年获评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等次。

  打通灌溉障碍

  龙泉之南,梅溪蜿蜒,润泽了两岸农田村庄。黄南梅溪堰坝位于龙泉市小梅镇黄南村,这里是浙江省级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梅溪水从堰坝右侧过闸门流入引渠,穿村而过,灌溉着八百多亩良田。渠上建有自动化闸门,可实现远程控制,并安装了超声波流量计,自动监测灌溉水量。

  农业是用水大户,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乘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之东风,丽水市提出“千埠劲风流 浙丽堰醉美”农业灌溉工程更新升级目标,龙泉积极推进落实,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过程中,龙泉市主动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整治相结合,与正在编制的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和区域灌溉布局相衔接,把保障“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后的灌溉用水作为更新升级重点。针对历年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暴露出来的局部农业用水困难问题,龙泉着力提升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和节水功能,开辟落实有效水源,配套建设取水设施,加强渠道、管道清淤疏浚和维护,有效改善灌溉条件,保障灌溉用水。

  “十四五”期间,龙泉市计划投资663万元,提升改造堰坝204座,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2021年以来,龙泉市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建立健全“四项机制”,扎实推进236个行政村“八个一”改革进村落地,开展“五个一百”创建23处,开展“农业灌溉工程更新升级行动”104处。2023年,龙泉实施“农业灌溉工程更新升级”堰坝水闸50座,其中23座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的灌溉设施更新改造项目于4月底全部顺利通过完工验收,涉及7个乡镇14个行政村,农田受益面积达3128亩,受益人口3466人。堰坝提升民生实事工程打通了灌溉障碍,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水价改革实施前比,水稻由此亩均增产可达6千克,万亩净增产效益达24万元,蔬菜、水果万亩净增产效益达12万元。

  提高用水效率

  农业灌溉用水量是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目标的一项主要指标,也是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一大目标。龙泉市通过建立管水小组和落实放水员制度,实行“一把锄头放水”,并在年初制定用水计划,将水量控制指标分解到236个行政村以及已实行计量的小水库山塘和堰坝水闸,努力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灌溉”转变。

  这其中,灌区数字化建设展现了巨大作用。在实施灌溉工程更新升级项目时,龙泉市同步建设运行终端用水计量装置,加强县域实时计量监测、统计分析。到目前,龙泉已在典型点位建设自动化计量设施19套,通过自动化远传水量,实时关注灌溉水量变化,及时发现预警田间“跑马水”出现。桐山堰坝、梅垟堰坝等安装了自动化闸门、配套监控设备,实现了“掌上办公”。全市年节水总量可达109万方,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7年的0.582提高到2023年的0.590。

  为保障改革成果持续发挥效益,龙泉市不断健全激励机制,落实长效管护。以“加强农田水利管护、加大农业节水力度”为目标,龙泉市按照“建立价格形成机制,算出一笔账;建立奖补机制,落实一笔钱;建立终端管理组织,落实一支队伍;建立管护机制,节约一方水”的要求,深化“八个一”村级改革,建立健全“四项机制”,以乡镇为单元,加快“示范村”创建提质扩面。通过落实村级管理责任,明确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积极推进以乡镇为单元的专业化统一维修养护等举措,有力促进农业节水减排、提质增效。同时,加强乡镇村改革责任制考核,并与补助资金等挂钩,制定精准补贴,完善再分配,拓宽农民管护收入渠道,调动放水员节水积极性,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实现良性运行。

  增彩美丽乡村

  在农业灌溉工程更新升级中,龙泉注重水文化挖掘弘扬,融合红色文化,绿色发展等理念,打造独具龙泉魅力的水文化品牌,契合“剑瓷品质 极致匠心”的龙泉精神,将农业灌溉节水、水资源有价的观念深入宣传到群众一线,“硬件”的提升和“软件”的配套,恰如“剑”与“瓷”的刚柔并济。

  以示范引领,让成效说话。龙泉市深入开展“五个一百”示范创建活动,在农业灌溉更新升级工程完成的基础上,好中选优,开展灌区灌片、农民用水主体和村级示范创建,2023年创建示范堰坝水闸2处、示范灌区灌片2处、示范用水组织2个、示范村2个,并采取业务培训、考察交流等有效形式,加强先进典型案例和做法的示范推广。对民生实事和深化改革成效,龙泉及时总结,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亮点,并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工作成效,用生动事例、具体数据和对比效果等说话,积极营造全域氛围,增强群众对“水价改革”的认同感。

  因地制宜,文化增彩,而今的龙泉,一个个堰坝正从农村水利专业服务区向农村休闲综合服务区转变,成为龙泉“乡村振兴”新名片。在龙泉西北住溪方向,依托住龙镇区域革命故地,堰头角堰坝融合红色文化,打造爱国教育基地风景文化带;在中东部龙泉溪方向,依托百山祖国家公园风景区,桐山堰坝结合村中凉亭修建,集体提升面貌,梅垟堰坝实现闸门远程控制,青砖宣传墙配以花草田园风光;在南部梅溪方向,依托小梅镇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黄南堰坝新建水闸、环境整治,促进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

  改革添活力,惠民无止境。随着农业水价改革的不断深化,龙泉的乡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廖君琳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