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新华社
近日,一名女子离职后花费3个半小时退了600多个工作群的事件引发热议。当事人介绍,自己从事商场地产设计工作,每个商场有数百个店铺,需逐个审核店铺设计图纸,因此累积了600多个群。得知此事后,不少网友表示“非常窒息”,还有网友觉得女子离职退群的过程仿佛是给自己“赎身”。
这名女子的遭遇或许只是个例,但是现实生活中被铺天盖地群消息“裹挟”的打工人不在少数。手机里有十几乃至几十个群的打工人颇为常见,被一堆“收到”、“明白”之流的群发消息轰炸是“家常便饭”,而时不时被单独@更是部分公司开展新工作、新项目的常规操作。
“谁啊,这个点还给我发消息!”、“怎么又@我?”诸如此类的抱怨背后,是不少打工人经常面临的两难抉择:想开启群消息免打扰又担心错过重要指令,但是开着群消息又无法正常作息、休息。工作群消息的提示音正在逐渐成为让人一听就心跳加速、焦虑烦躁的声音。当生活与工作逐渐“高度重合”,时刻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真的能提高效率吗?
自古以来修文习武之道都讲究一张一弛。借古鉴今,张弛有序放诸于当代职场也是至理。冗余庞杂的各类工作群明面上让人“手指翻飞” ,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然而实际上没有谁能一直保持神经高度紧张集中。对工作群消息产生出焦虑、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的人比比皆是。如此一来不仅没能提升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反而容易让人滋生消极怠工的抵触情绪,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对于打工人而言,面对纷至沓来的工作群消息时,不妨以“轻重缓急”为思路对工作进行反向管理规划。根据难易程度、优先级及截止时间等因素安排好投入的精力与时间,给自己从容应对的空间与余裕。防止工作与生活“边界模糊”的最好办法就是主动规定好界线。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平衡好生活与工作的边界才是对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最好的支持与诠释。
“轻重缓急”的层级思路同样值得工作的筹备者、管理者参考。工作的开展是否一定要通过形形色色的工作群,不同的工作群之间是否涵盖了太多重叠的人群,微信作为聊天软件是否承载了太多“工作元素”反而显得不够专业、精细?事实上很多大型公司更倾向于使用专业的工作邮件、内部ERP系统来分派、推进、处理各项工作。
以工作邮件为例,员工收到的工作邮件会有明显的优先级划分,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紧急程度能够更好地方便员工有序从容应对,一项大的工作又可以被分派到不同的人手上。如此一来,个人收到的额外消息大幅减少,整体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换而言之,通过科技赋能优化工作方式方法或许是管理者帮助员工避免生活与工作“高度重合”的一剂良方:员工可以张弛有度,管理者也能宏观统筹。
除了科技赋能,管理者们也可以在工作安排上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结果性”以及“效率性”。开展工作不必再从在微信里“点兵点将”拉群开始,而是和员工明确工作的要求以及要达成的效果,把如何完成工作的“过程空间”充分留给员工。此外管理者不妨带头把微信群从工作中“剥离”出来——主动退出过期无效的工作群,用更新群名替换拉新群……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冗余的工作群在显著地减少,不仅可以增加员工的满意感,帮助他们从“随时随地”准备接收工作群消息的焦虑中解放出来,也能增加员工对管理者及公司的向心力,可谓是一举多得之举。
工作与生活的“合理划分”不仅能为员工留出了一片相对宁静的信息私域,保留微信作为聊天工具的“相对纯粹”,还能够保证他们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态度。对每一个打工人而言,工作是为了生活没错,但生活中除了工作,更有诗和远方。对管理者而言,注重每一个员工工作与生活间的平衡,既是为了下一项工作蓄力,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每一次出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