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谁动“命根子”,谁就丢帽子

字体:
2023-12-26 08:43:4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王石川

  据报道,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把开展耕地保护专项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对66件耕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督办交办,督促强化执纪执法,严查问题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截至目前,66件问题线索已全部办结,共追责问责746人,其中204人为地方党委、政府或部门“一把手”。

  204名“一把手”被追责问责,既让人看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纵深推进,也折射出相关部门守护耕地红线、维护粮食安全的强大决心。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此,就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今年2月,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把坚决惩治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战略举措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点。如今,追责问责204名“一把手”,堪称此次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谁动粮食安全的“命根子”,谁就被摘帽子。追责问责204名“一把手”,具有强烈的震慑效应。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用“长牙齿”的措施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必须落到实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6件耕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督办交办,有很多亮点。比如,加强与职能部门的监督贯通。一个细节是,今年9月,对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发现并约谈的耕地违法问题突出地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发函督促相关省(区)纪委监委跟进监督、精准问责。此举不仅带来震慑效果,更为以后查处类似问题积累了可供推广的经验。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但是,揆诸个别地方,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土地整治项目等谋取私利,地方党委、政府主导推动违法征地批地、占地搞建设。由此可看出,一些地方贯彻落实党中央耕地保护决策部署打折走样,特别是个别“一把手”缺乏应有敬畏,在地方利益驱动下,无视基本国策、中央政策,任性妄为。

  对此,在强化执纪执法问责的同时,也要完善制度机制,堵住漏洞、补齐短板,推动耕地保护监督工作走深走实。今年上半年,浙江出台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二十条新政,提出今后力争耕地违法行为零新增的目标,全力打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省。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惟有监督有力有效,耕地保护才能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东折腾一下、西折腾一下,18亿亩耕地红线怎么保得住呢,14亿多人的饭碗怎么端得牢呢?”保护耕地红线,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落实落地。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端得牢。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徐茜茜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