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学生救助流浪老人事件反转

字体:
2023-12-28 08:50:55 来源: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

视频截图

  今年10月,一群“00后”学生在安徽某地一天桥下遇到了一位流浪老人。老人自称七十多岁,身患肝癌和肺癌后,被家人赶出门流浪。这群少年就开始轮流对老人进行救助,还用视频记录下整个过程并上传到短视频平台,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这群“00后”学生用筹集到的钱,带老人辗转多地进行检查,最终确认老人的癌症为误诊。12月23日,少年们用剩下的医药费带着老人前往北京,去心心念念的天安门前圆梦。

  本以为这是一起大学生与被遗弃老人“双向奔赴”的社会暖心故事,老人患病是“乌龙”,也更给此事增添了几分惊喜,且弥补了些许遗憾,就在社会刚要夸奖和鼓励这种人与人之间“纯粹美好的交往”时,这事却迎来“史诗级”反转:

  警方联系救助学生,告知真实情况,证实这位老人曾有13年服刑记录。网传老人约70岁,实际本人只有56岁;网传其患有癌症,实际本人并无癌症;网传被亲属遗弃,实际其本人与哥哥共同居住生活,并享受低保,无遗弃情况发生。真相发布后,相关短视频账号上,仅留下一段道歉视频,声称:“网友的捐款可以退还,花了的部分自己打工也会补上。”

  如此“反转”之下,不仅大爷的“悲惨人设”轰然崩塌,爱心人士们也“集体破防”,就连那些“00后”学生们,都成为了众矢之的,陷入到了舆论旋涡之中。原因是,此事目前还无法确定,老人的信息造假,是老人欺骗学生,给他们“上了一课”,还是学生联合老人“摆拍”,给善良的公众“上了一课”。

  我们向来不愿意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他人,但现在网上信息纷纷扰扰、真真假假,让人看不清、摸不透。再加上警方的“打假”,大家更迷茫困惑,不知道应该相信谁?这种“不相信”,可以视为此事反转后,社会和公众的一种“应激反应”,是“心里受伤”的一种体现。

  当然,无论具体是哪种情形,此事现在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社会的善良与爱心,被欺骗和伤害了,好心人的热心与热忱,也成了一个笑话。

  假如那些00后学生们,也是被骗者、受害者,对社会的伤害在于,把真诚的学生给玩弄于股掌之中,并利用了学生们的好心,进而欺骗大众。在这个过程中,爱心与善良被蹂躏了两次;如果学生们和这位老人是“合谋者”,相比而言,对社会的伤害就更大了,因为在前者的故事里,至少还藏着一半的美好和真诚,而后者就满是明牌的虚伪与欺骗。

  “善意随风起,风止‘意难平’”,这或许是每一个为此事投入真心真感情的人,最真实的心境,也是一个爱心社会一次又一次被刺痛后的真切感受,因为大家无法接受善意被亵渎和消费。而且每经历一次类似事件,大家更担忧的是:大家不敢再真诚待人,不敢再相信爱心与善良,公序良俗和道德法律的底线,一次次不断探底,懦弱与怀疑,成为了更多人用脚投票后的选择。这是全社会全民更大的“意难平”。

  若要扭转这种风向,就当想方设法弥合大家的“意难平”。社会还是要有一套“明辨真假”的机制,让想付出爱心的人,可以快速求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让欺诈和虚假无处遁形,让每一份爱心,都不会被辜负,都能换回真诚相待。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黄泽杭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