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多方合力引导大学生远离直播乱象

字体:
2024-05-24 09:02:53 来源: 东方网·东方快评 付彪

  直播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大学生通过直播展示才艺、推介校园文化、进行创业和公益助农等,让人感受到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和敢试敢闯的年轻活力。可有些学生却走偏了,在教室或寝室不分时段直播,影响他人正常学习生活;有些学生为了做直播,陷入经纪公司、培训公司骗局,权益得不到保障。还有人打着“学生”名号进行直播,将自己包装成学生直播引流带货,甚至为求流量打擦边球直播低俗内容。(5月20日《法治日报》)

  随着短视频平台和网络直播的兴起,直播行业如火如荼,大学生做直播的越来越多。去年,微博曾发布“当代年轻人就业在关注什么”问卷数据:近万名受访大学生中,有61.6%的人就业时会考虑网红直播等新兴职业,只有38.4%选择完全不考虑。不少大学生还没毕业就进入了直播行业,一些直播平台也乐于将“大学生主播”作为噱头大肆推广。

  无论是基于尝试新事物,抑或将其作为一种职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做直播、当主播并非违法行为。根据规定,直播需要实名认证,主播必须年满18周岁;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在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需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并征得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也就是说,只要年龄符合要求,大学生做直播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大学生直播偏离正道而备受诟病。比如,有的未经他人允许在教室、寝室开直播,既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影响他人学习及休息,也涉嫌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有的为获取打赏,盲目跟风模仿,以低俗、博眼球的方式吸引流量,甚至游走在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边缘;有的为保证直播时长,严重透支了身体,影响了学业……

  大学生直播暴露出的一些乱象,亟需引起重视。首先,高校要承担起教育责任。比如,通过各种形式宣讲法律规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法律意识和媒介素养,帮助他们趋利避害,减少其中的风险和不良影响。同时,对学生直播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作出指导性规范,并制定合理的社区规则,为学生直播行为划出清晰的边界。

  其次,直播平台要担负起管理责任。当前,国家层面对直播行业的整治力度持续加强。平台应强化自身的监管责任,不断完善管理规则,对主播入驻资质严格审查、对直播内容严格把关、对直播言行严格约束,对违规账号及时作出关停或封号处理。特别是对于一些打着“学生”旗号制造噱头,攫取关注度的MCN机构,更要严肃审查、有责必究。

  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一方面,对于学生直播乱象采取积极的治理手段,从监管层面予以规范;另一方面,对于冒用“学生”身份的不法分子进行坚决打击,防止本该充满正能量的大学生直播受到污染。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应积极发挥作用,在用工权益保障、维权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指导与支持,避免学生权益和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对大学生来说,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直播行业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的光鲜亮丽,对于网络直播要理性看待、谨慎选择、合理利用、守住底线,谨防在直播中跑偏变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江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