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福大女生校内遭猥亵: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字体:
2024-05-24 09:05:06 来源: 红网 张川

  近日,福州大学一女生称自己18日在校园电梯内遭受一男生猥亵,并在第一时间告知了辅导员。但辅导员却保持冷处理的态度,反复为对方开脱,避重就轻。最后女生选择报警,男子被拘留15日。对此,福州大学工作人员表示,学校知晓此事,目前警方已经介入,多方正在处理。具体的管理细节日后也会加强。(5月23日 荔枝新闻)

  从事实层面看,该女生所陈述的基本符合事实,涉事男子也被警方带走处理。但是在此事件中,该校这名辅导员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涉事男生还要可恨。其为涉事男生开脱的逻辑与前段时间改成绩“救”学生的某教师简直是如出一辙。不得不承认,在中华文明中“大度”“忍”的精神有着一种近乎箝制的传承。诚然,忍让、大度是一种美德,但其必然要存在于道德和法律的范围之中,超出了这个界限就要勇敢回击。应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论语· 宪问》中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客观地说,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即当以德报怨扩散到极限时,卑鄙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而回到此次事件中,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这名受到伤害的女生说出“宽容”“原谅”的言语。

  值得注意的是,性骚扰这种行为就像一根刺,可能刺得不深,但也无法让人忽视。如果说影视剧是一场无限逼真的预演,那我们就用影视作品来现身说法。在电视剧《乔家的儿女》中乔三丽遭受到其父亲牌友的猥亵,尽管没有得逞但这些经历却给三丽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直至成年后接触异性仍会有应激反应。而福州大学这名辅导员显然没有去设想这位女生的心理感受和未来生活,也没有意识到这种难以启齿的心理创伤很可能不是一时的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

  最后,希望校方不只是要在学生层面加强管理,对于学校教职工的德育工作也应下功夫抓一抓。至少,身为教师在得知学生遭受侵犯的时候能够秉持公正处理,也要有法律意识。不要将私情和法律含混,同理心过于泛滥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江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