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养发饮乌梅汤接连出圈,中医药养生何以俘获年轻人的心?

字体:
2024-05-27 09:13:53 来源: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

资料图(相关受访者提供)

  这两年,中医药养生成了年轻人的“新宠”。先是浙江省中医院中药版酸梅汤,被年轻人疯抢,现在“养发饮”和“乌梅汤”又成了新的“顶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出的中药养发饮,1块3毛钱一包,最高一天开出了14万帖;浙江省中医院开出的“乌梅汤”,一天就配出了176万帖。买单的基本都是年轻人,现在这两款产品售罄,补货的速度,都赶不上年轻人抢购的速度。不够卖,根本不够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了中医药养生的“拥趸”,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养生之于年轻人而言,确实是“刚需”。由于学习工作压力较大,饮食不规律,睡眠质量差,缺乏运动等方方面面的原因,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深受肥胖、脱发等问题的困扰,亚健康经过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也会达到质变,出现“真健康问题”,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在网上自嘲“脆皮”。

  发现问题,自然就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除了规律工作生活,健康饮食运动外,中医药养生确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解方”。而且相比于前者,中医药养生不太会受外界条件干扰,更容易做到,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年轻人眼里,这就是一个调理身体的“捷径”。此外,当中医药撞上“亚健康”,也是年轻人一种自我安慰,甚至是自我救赎。现在年轻人疲惫的不只是身体,而是身心,所以中医药救赎的不只是健康,还有灵魂。

  当然,中医药养生,能够俘获年轻人的心,除了年轻人自身需要外,也离不开中医药本身的“变通”与“顺应”。从最近推出的“乌梅汤”和“养发饮”可以窥探出,如今的中医药养生,也不再那么守旧古板,而是更加接地气,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想年轻人之所想,急年轻人之所急。

  一些“亚健康”的问题,年轻人们不需要再去医院或者中医馆看病问诊,只需要像平时正常购物一样网上下单即可,这很符合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选择。而且买到的中医药养生产品,也不是什么苦的难以入口的中药,而是口感和风味都相对比较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茶饮。最重要的是,这些中医药茶饮,实现了“物美价廉”,一杯奶茶和咖啡钱,就可以“养生”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年轻人买得起、喝得起,这也是其火出圈的重要密码之一。

  年轻人和中医药养生惺惺相惜、双向奔赴,本质上也是一种“相互需要、互相成就”的关系。年轻人向中医药要的是“健康”,是更美好更舒适的生活状态,中医药向年轻人要的,则是对中医药这种传统文化与古代科学的瑰宝的推广与传承,让中医药的现实价值更大。现在,年轻人在方方面面如此追捧“中医药”,足以看出中医药的传统魔力,也说明年轻人是真心喜欢中医,相信中医,这是对祖先医术和经验的一种信奉,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中医药存在的目的,就是更好为群众的健康服务,只要目的能达到,路径都是可以商量的,哪条路好走走那个。既然现在年轻人这么喜欢中医药方面的茶饮,不妨根据年轻人的实际情况,加大研发力度,多做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好产品。这属于将中医药“生活化”,让中医药的理念、知识和技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确实是中医药“出圈”的一个好切口,更是发掘发展和传承中医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中医问诊,也可以深入高校以及各种企事业单位,与年轻人拥有更多“接触面”,中医的魅力才能得以进一步展现。

  让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作用,既要中医药真正“有用”,也要真正有人“爱用”。中医药的守正创新、发扬光大,必须紧紧围绕这两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阎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