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让“紧日子”“好日子”相得益彰

字体:
2024-07-16 08:44:38 来源: 广州日报 夏振彬

  一笔政府采购订单,如何兼得政府的“紧日子”和百姓、市场的“好日子”?近年来,各地财政部门进行了有益探索。

  对于政府采购,不少人觉得离自己有点远。其实不然。往简单了说,政府采购就是“买买买”。其“主角”是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用的是财政性资金,买的是货物、工程、服务等。它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民生。学校的课桌椅,社区的健身器材,我们乘坐的公交地铁,大都由政府采购而来。再站在经营主体的视角,政府采购意味着订单有规模、支付有保障,是诱人的大订单、“大客户”,关乎不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倘若用“全景”镜头视之,政府采购能量巨大。据财政部统计,2022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约3.5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别为9.4%和2.9%。换言之,在我国财政支出中,每10元就有约1块钱是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花出去的。政府采购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意义不言而喻。

  那如何“花”出最大效益?梳理中央和地方近年来的实践,概括来说,主打一个“节俭”,确保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物有所值;同时该花的钱毫不含糊,切实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那面对当前的时与势,如何进一步推进政府采购“提质增效”?抛开具体实操环节不谈,有两个导向值得强调。

  一为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采购关乎营商环境,这已无须赘言。在个别地方,面对政府采购这块蛋糕,一些中小企业还“吃不到”或“吃不好”。前不久,国办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其中要求,持续开展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等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这提醒我们,要始终站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看待政府采购,依法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加强常态化行政执法检查,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做法,预留更高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着力营造“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良好营商环境。

  二为呵护科技创新。政府采购,购什么、怎么购,是一种风向标,可以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当前,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约占GDP的3%,对比国际上15%左右的比例还有巨大“挖潜”空间。向哪些方面做增量?支持科技创新尤为重要。今年4月,财政部印发《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允许采购人邀请供应商合作研发,共担研发风险。这种采购方式推陈出新,有助于激发各类研发主体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接下来,各地不妨结合实际,加快探索,以政府采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每一分钱带来更高回报。

  公款姓公,公权为民。让“紧日子”与“好日子”相得益彰,始终是提升政府采购效能的题中之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马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