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多到挂到食堂、不挂牌影响考核排名……据8月19日《半月谈》报道,“滥挂牌”现象在基层愈演愈烈。部分地方基层组织门口密密麻麻的牌子,不仅占住了空间,也牵制了基层干部做事的手脚。
“上面千根线,基层一针穿”。近些年来,基层的牌子越挂越多,上级部门有局、委、会、指挥部,下级部门就要挂上站、所、办、中心。不仅如此,还要定期留痕、拍照、做台账,挂牌行为甚至与对基层的年终考核挂钩。这种“滥挂牌”的现象,让不少基层干部疲惫不堪。上级部门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最终都需基层来落实;抓生产促发展,解决群众困难矛盾,也都需要基层干部尽心。如果干部都围着“牌子”转,察民情、办实事的时间就会被压缩。
“滥挂牌”背后,是“转嫁责任”和“面子工程”。一方面,部分机关部门认为,挂牌就是领取责任,挂牌就是责任下放。在基层挂上自家牌子,事情就该基层干,自己只要稳坐指挥台,只需“线连线”发号施令,“键对键”下达任务,看结果要成效就行。但是,仅凭一块牌子,或者张贴一道职责,就能将阵地建起来、将服务落实到位?这种做法,全然不考虑基层干部的承受力,是一种“懒政”。
另一方面,挂牌成了一种“面子工程”。某些部门为彰显其重要性,体现服务网络健全、人员力量下沉一线,就会在基层“挂个牌”“设个点”。由此,不少牌子“挂空档”,有牌子却无相关职责,并不提供对应的服务,“挂羊头”连狗肉也不卖,沦为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对此,基层干部也自有对策,哪个部门要来检查,便悬挂哪个的牌子;哪个部门更强势,对应的牌子就更大。如此配合“表演”,百姓看在眼里,又会作何感想?
挂牌问题非小事,基层“滥挂牌”乱象,不仅牵扯基层干部精力,更易滋生不良风气,产生责任甩锅行为,必须加以规范和整治。各级政府要及时清理超职权的牌子,给基层办公场所“大摘牌”,确实有必要挂牌的,需要明确职责,做好人员物资保障,切实干事履职,确保一块牌子,一份责任,落实到位;相关部门也要健全长效治理机制,鼓励群众进行监督、举报,对“滥挂牌”行为提出警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戒和追责。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有更多时间进村入户,了解民众所需,为百姓办实事好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