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无陪护病房”推广,纾解患者“陪护难”

字体:
2024-10-16 08:45:13 来源: 四川新闻网 丁家发

  为避免“一人生病全家忙”,目前全国不少地方开展无陪护病房服务,医疗机构可按需聘用数量适宜、培训合格的医疗护理员,为患者提供照护服务,实现无家属陪护或只陪不护。然而,现实中,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护理员的技能提升。福建省卫健委发布的一份针对护理员的调研报告显示,福建在岗的医疗护理员平均年龄为5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占比为93.3%。学历低、年龄大等因素制约着行业整体技术能力的提升。(10月14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无陪护病房”在不少地方相继推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陪护难”问题。然而,护理员队伍普遍缺乏专业技能、学历低、年龄大等因素,降低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严重制约了“无陪护病房”推广。笔者认为,护理员队伍不能拖后腿,必须采取措施有效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切实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就医陪护服务。

  所谓“无陪护”,并非无人陪护,而是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护理员,替代家属承担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照护,推动病区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有机结合,实现无家属陪护或只陪不护。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医疗护理员是医疗辅助服务人员之一,主要从事辅助护理等工作,且医疗机构有培训医疗护理员的责任。可见,“无陪护病房”医疗服务模式,用专业医疗护理员替代普通的护工,帮助患者纾解“陪护难”问题,也是医疗机构的分内之事。

  这种由医院提供的专业化陪护服务,无疑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既让患者及其家属们放心,也能改善和融洽医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然而,“拔出萝卜带出泥”,护理员队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目前护理员队伍良莠不齐,大都学历低、年龄大,加上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和原来的护工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果还相应增加了护理费用,则对患者没有什么吸引力,“无陪护病房”将很难推广下去;另一方面,护理员职业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一般较低,不仅难以吸引年轻高素质的人才“加盟”到护理员队伍之中,也容易导致护理员队伍流动性变大,则无法提升护理员行业整体素质水平。

  “无陪护病房”推广,是惠及患者的民生好事,但好事一定要办好。其一,可以通过职业院校和第三方护理机构,加大对护理员的培养力度,提升资质审核和培训要求,让更多拥有专业技能的护理员持证上岗;其二,提高薪酬待遇水平,增加对医疗服务设施设备升级改造,让护理员职业不再是“脏苦累”的代名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高素质人才进入护理员队伍;其三,在护理费用方面更加亲民和实惠,可以采用给予适当财政补贴等方式,进一步减轻陪护服务的成本,让患者主动选择“无陪护病房”成为一种常态,将能促进该医疗服务模式的大力推广。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住院日益增多,“陪护难”问题将更加突出,各地政府部门应未雨绸缪,积极探索和推广类似“无陪护病房”医疗服务模式,并尽可能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让专业陪护服务真正纾解“陪护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廖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