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这一提法,对于加强重要农产品调控、进一步确保我国农业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目标,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努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在充分发挥农产品国际贸易作用的基础上,我国还深度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在生产与贸易的双重作用下,农产品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也应看到,我国农产品贸易与生产的协调性还有待增强,以更好稳定市场。2024年以来,玉米、大豆、牛肉、牛奶等农产品出现进口增长过快的现象,对国内农产品价格造成的影响日益明显。农产品价格偏弱运行,不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产业安全。对此,须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发展,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传统种植养殖业提质升级,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促进现代设施农业量质提升。在粮食安全方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中国饭碗”科技含金量,大面积提升单产,确保粮食稳产丰产。加大产业帮扶力度,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抓好大豆和油料生产,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稳步提升国内重要农产品产能和自给水平。
科学调控进口节奏,掌握农产品进口主动权。做好相关产品的国际市场监测预警和分析工作,研判农业生产和贸易形势变化,及时提出进口相关对策建议。尤其是要积极探索,把握时机,科学调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进口规模与比例,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确保农产品生产平稳运行。做到控风险、可替代、有备手,防范化解部分农产品“买得贵”“买不到”等风险,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进口来源,从而提升农产品进口稳定性。
培育国际竞争优势,做好农产品出口。在立足国内大循环基础上,对标国际市场,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孕育优质贸易主体,加快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培育出口产品价格优势。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将农业标准贯穿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等各环节,提升出口产品品质优势。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助推农产品出口稳增长。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