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不少人却开始感到忧愁。包高额红包、送豪华年礼、吃大排场“人情酒”……春节的传统风俗为何变了味儿?面对不良风气,有些年轻人开始“爆改”,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春节注入新的活力,也让春节有了更为丰富、更具活力的表现形式。
笔者感到,如今年轻人的内心很敞亮。有的认为,这不是风俗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一些人把不好的观念带入到了过年,一到春节就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年轻人真正要整顿的是这种不良风气。还有人觉得,一代人有一代人过年的方式,年轻人对传统年俗的传承和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这本身也是春节习俗的一种演变,乐见其成。
“莫嗟年景暮,转眼是新春。”其实,春节是除旧布新的节日,本身就包含着人们对摒弃旧事物、接纳新事物的期待。春节源自农耕生活,有着浓厚的劳动意蕴。古人把谷物的生长周期叫作“年”。在甲骨文中,“年”是一个象形的“人”背负着“禾”。门上的春联、高挂的灯笼寓意驱邪避恶、祈福纳祥,桌上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则意味着劳有所获、团团圆圆。所以,很多年俗原本就是重意头、重内容的。
比如,现在过年派的利是或压岁钱,是由利市演变而来。而最早的利市始于汉代,跟钱无关,是一种用来辟邪的吉祥物。后来,老人家就用红线把它串起来,在除夕夜压在小孩的枕头下,给他辟邪,叫“压祟”。再后来,这一习俗演变成长辈给小孩子封红包。可见,有网友不打算在红包里放钱,就买点刮刮乐放进去,未尝不可。褪去些许物质属性,新的年俗反倒能增添祥和欢乐的趣味。
蛇年新春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保护和传承春节文化,正在步入一个新的起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江南北,各具特色的年俗承载着普天下人对新年的新期待。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多样年俗的传承者,都可以参与到“整顿”春节中去。比如,家庭组团反向团聚、反向旅游,不只北上观雪、南下避寒,还可以“非遗游”“古城游”。再如,团圆的时候,讲讲家族故事,分享一下过去的家书,把祝福与问候用电子拜年贺卡或创意动画的形式“搬”上云端。此外,还可以体验一把舞狮舞龙,在沉浸式戏曲场景中学学唱腔、化妆和服装设计,作为春节文化遗产的主人,你觉得呢?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