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置业有限公司一份高校毕业生统招拟录用名单引发关注,有网友质疑拟录用名单中部分人员情况。对此,该公司回应“符合招聘有关规定”“不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并表示“考生不问出处”。(5月23日极目新闻)
从大数据来看,此类质疑最终只能不了了之,因为无论在局外人看来有多么的不合情不合理,那也是建立在逻辑推演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多少真凭实据(除非是内部人揭发)。作为评论者,也只能通过“深度思考”进行粗浅剖析。
网友的“火力点”集中在那份拟录用名单上,与毕业于国内外各大高校的13名硕士生相比,其中3名“幸运儿”无论是文凭(本科)还是毕业院校名气(普通学院或民办院校),都略显“寒碜”。正如篮球场上一群高个子运动员中夹着一位矮个子队员,人们自然会把目光放在这个人身上,看他究竟有什么能耐做到“鸡立鹤群”。当然,以学历和毕业院校取人,就像以身高质疑运动员的篮球水平一样,有时难免会看走眼。况且,该公司也说了,这3名本科毕业生应聘的是物业服务、后勤保障以及商业超市业务等岗位,这些也算不上高大上,未必他们就不合适。
要说到此还说得过去,那该公司接下来的操作,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那份拟录用名单受到网友质疑之后,居然被删了。在这种时刻还想一删了之,那一定是没听过“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句网络流行语了。在这个关头,宜静不宜动,最不恰当的就是这种逆操作,非但起不到“灭火”效果,反而可能引火上身,引来更多围观,看来这危机公关水平还得补补课。如果真没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公司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把名单继续挂在网上,大大方方地回应各方质疑,身正不怕影子斜嘛。
不过,我特别欣赏该公司的一句话,“考生不问出处”。简简单单6个字,体现出用人单位的胸襟与度量,比起那些眼睛长在额头上、非“985”“211”院校毕业生不招的用人单位强多了。只不过,漂亮话谁都能说,漂亮活却不是人人都能干、干得好,要把“考生不问出处”这种唯才是举用人理念落到实处,那还是需要很多保障条件的。从明晰选人标准、优化招聘方式、拓宽选人渠道到确保信息透明、引入有效监督、积极回应质疑等都要有一套切实可行且必须执行的预案,力求把“人才招聘链”的每一环都打磨好、契合好,不留让人诟病的瑕疵。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