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全国通办”打破户籍壁垒,为爱“加码”

字体:
2025-03-25 09:04:20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崔凤娇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民政部表示,为更好回应群众诉求,在充分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届时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不再受常住户口所在地限制。

  据了解,自2021年6月起,全国21个省份分两轮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累计办理异地登记49.2万对。从全省通办到跨省通办,再到如今全国通办,婚姻登记政策的不断升级,打破了户籍壁垒,让爱不再受地域限制,立即引起大家认可。纷纷点赞此举从民众的实际出发,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回应了民意期盼,让通往婚姻的道路更加顺畅。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满足了社会流动性需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4.93亿,其中15-35岁适婚人群占比超70%,跨省流动已成为青年群体的生活常态。而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居民自愿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这使得大量因工作、求学等原因异地生活的年轻人不得不为领证往返奔波,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经济成本。如今,“全国通办”突出地域限制,不仅是对民众“少跑腿”呼声的回应,更是顺应了人口高频流动趋势,实现了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流动需求的精准匹配。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还体现了深厚的民生关怀。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力量,“全国通办”政策通过促进数据的高效流通,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使得异地情侣无需再奔波返回户籍地,即可便捷地领取结婚证,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负担,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公共服务的人性化与温情化,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为其他公共服务改革树立了典范,有力推动了社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全国通办”翻开了增进民生福祉的新篇章,让大家感受到了切实看得到、摸得着的幸福,备受期待,渴望其尽快落地见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新政策的落地总会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全国通办”政策也不例外。如面对如何确保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加强监管力度以及推动相关制度的改革等问题,我们除了保持理性与包容,更要持之以恒,不断深化政策细节管理。

  为此,需加速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的联网,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实时核验,并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同时,制定全国统一流程与标准,消除地区差异,确保服务均等化。此外,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宣传政策,明确办理细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群众善用政策红利。唯有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制度与服务,才能确保“全国通办”政策真正为爱“加码”,让每一对情侣都能便捷、安心地享受到这一政策带来的便利与福祉,让公共服务改革成果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廖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