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机关食堂成“网红打卡地” 不只“宠粉”这么简单

字体:
2025-05-03 09:18:02 来源: 红网 马意菲

  五一假期,一股新风从江苏、重庆、湖北等地的机关大院里悄然吹起。当游客们在热门景区外因“人从众”而焦头烂额时,一批政府机关食堂的开放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重庆荣昌区的卤鹅、羊肉汤刚端上取餐架便被“一扫而空”,江苏东海县的10元两荤两素套餐半小时售罄,甘肃敦煌的机关食堂摆出了18种早餐和20种午餐菜品,连杏皮水这样的地方特产也被端上餐桌。米饭蒸了上千斤,游客排起长龙的场景登上热搜。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游客需求的精准把握,更彰显了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与担当。

  政府机关的“开门”,本质上是公共资源与社会需求的一次精准对接。近年来,每逢节假日,热门景区“人满为患”几乎成为常态,停车难、吃饭贵、如厕挤等“痛点”屡屡冲上热搜。而今年多地政府选择将食堂、停车场等设施开放给游客,既是应急之举,更是治理智慧的体现。重庆荣昌区机关食堂首日中午接待5000人,敦煌市直机关食堂每日食材当日售罄,这些数字背后,是政府将自身资源转化为公共服务增量的努力。游客手中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一顿人均10元的平价餐,公共服务的“颗粒度”便显得愈发细腻。这种转变,既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具象诠释,也悄然拉近了民众与政府的心理距离。

  更深层次看,这场“开门行动”是一场关于信任的双向奔赴。政府机关打开大门,展现的是主动“被看见”的诚意——食堂后厨的烟火气、停车场里整齐划一的标识、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却笑容满面的服务,都在消解着公众对“机关大院”的神秘感与疏离感。而游客们用脚投票的热情,则是对这种诚意的积极回应。在重庆荣昌,游客们自发在社交媒体分享“打卡攻略”;在江苏东海,因套餐售罄游客对工作人员的应急补餐点赞;在敦煌,杏皮水与机关食堂的组合成为旅行新体验。这种互动,构建起政府与民众之间新型的“情感契约”:当政府不再“端坐高台”,民众自然更愿意投以理解与支持。

  当然,政府食堂开放这一惠民之举,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把控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各个环节,确保游客吃得放心;服务质量也至关重要,要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避免因游客增多而出现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同时,还要平衡好与周边商户的关系,避免对周边餐饮市场造成过大冲击,可通过差异化经营、合理定价等方式,实现与周边商户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此外,食堂的接待能力和承载量有限,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和预案,如合理控制就餐人数、优化就餐流程、增加临时就餐区域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

  政府机关食堂在“五一”假期向游客开放,是一次成功的创新实践,是城市治理的“微创新”,也是文旅发展的新探索。它不仅解决了游客的实际问题,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展现了政府开放、亲民、服务型的良好形象。期待这股开放热潮能够持续下去,成为常态化惠民服务的起点和契机,让政府机关食堂餐盘里的美食,成为政民相亲的纽带,不断酝酿出更加鲜香动人的幸福味道 ,为城市的发展增添更多温暖与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庞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