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腾房救急”展现待客热忱

字体:
2025-05-06 09:22:23 来源: 杭州日报 涂建敏

  “五一”假日期间,一条“暖新闻”备受关注——5月2日,当湖北宜昌市民王女士一行四人驱车抵达湖北宣恩县,因未预订客房而被安排住进宣恩县文旅局局长王菊芳家里。日前,王菊芳接受采访时说,“就算我不是文旅局局长,作为宣恩的一名普通市民,我也会这么做。”

  这条新闻被热传之初,焦点一度集中于文旅局长身上。而事实上,当天参与“腾房救急”的,不仅有这名文旅局长,还有当地文旅局和文化馆的多名工作人员。当收到房源不够的信息反馈时,大家纷纷不约而同、主动让出自家房间给游客居住,可以说,这展现的不仅是个体的善意,更透出一座城市的好客与热情、自信与开放。

  可以说,把游客当家人,“腾房救急”看似偶发,实则又有着某种必然。一段时间来,随着过境免签等政策持续优化,“中国游”热度不断攀升。放眼全国,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游,也带动市场进一步下沉,游客“用脚投票”表达对中国发展的信心,并释放消费需求。刚结束的“五一”长假,各地频现“最火爆”场景,从免费开放政府大院停车位到开放机关食堂等,种种优化服务的暖心之举,透露出满满诚意。仅以宣恩为例,应对这次“五一”假期,当地推出一系列“宠客”举措,包括免费开放政府大院的停车位;道路旁可有序停车,轻微交通违法免罚;延长出租车运营时间;沿街商铺免费提供便民服务等,无不着眼旅客需求,急游客之所急,想游客之所想。

  换言之,类似“宠客”之举以及相关“暖新闻”,每一次都引发大量关注,这恰恰反映出游客的关切与期待,也体现了各地发展文旅经济之恳切,全民服务意识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腾房救急”发生次日,宣恩立即在公共体育馆内增设100个应急床位,展现出快速反应能力。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补救,这同样值得点赞。

  当人在旅途,相较硬件设施之齐备完善、风景之优美,游客更在意的还有当地的人文温度和情感。而这,也恰恰是发展文旅经济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也应看到,“腾房救急”毕竟是不得已之下的非常之举,面对文旅业的持续爆发式增长,还应做好常态化服务:一方面,要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来提升接待能力,补足短板;另一方面,以市场“无形之手”调控,千方百计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文旅业,推动民宿业发展,既缓解淡旺季“冷热不均”,又带动居民增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廖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