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让小哥们不再是“城市过客”

字体:
2025-06-05 07:20:23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闻效仪

  数字经济带来了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大规模发展。虽然新就业形态群体的种类不同、劳动类型不同,但相同的是几乎都依赖于互联网平台工作。一方面,他们依赖平台分配订单信息和工作任务,并接受平台严格的劳动过程管理;另一方面,平台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与劳动者之间形成虚拟联结,并没有物理化的工作场所。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往往是流动的、离散的,呈现了一种漂泊的“城市过客”形态,并不断衍生相关社会风险。如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效组织起来,使得工会组织成为他们愿意依靠的组织,温州的工会驿站建设探索了一种有效的模式。

  温州工会驿站模式的核心在于打造具有连点成面规模的驿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融入城市、扎根城市、服务城市的渠道。首先,驿站作为物理空间,代表了一种城市归属感,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核心利益诉求。这里不仅是歇脚休息、避风遮雨的空间,也是彼此熟悉、相互支持的场所。其二,依托驿站,工会可以近距离直达新就业形态群体,为他们提供精准对路的服务,无论是吃饭难问题的解决,还是劳动争议调解,或是暑期的孩子照料,让他们在不断感受城市关怀微暖的同时,不断累积他们对工会的认知和正面印象。其三,驿站使得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城市过客”向“城市公民”转变,更具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了众多的工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队伍,并成为温州基层社会治理和职工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温州的实践可以看出,工会驿站的建设有更多主体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党政主导、工会搭台,多方社会主体参与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平台体系。这个体系不仅汇聚了制度、政策、资金、人力等工作力量,也凝聚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重要性的普遍共识,可以持续不断地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保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廖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