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捏捏乐”导致手指红肿过敏、炫彩“水晶泥”里硼砂超标竟达40倍……最近曝出的一系列“网红毒玩具”问题,引发公众担忧。
近年来,网红解压玩具凭借可爱外形与软糯手感,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风靡。这类“披着可爱外衣”的玩具往往价格低廉,在一些电商平台上销量动辄几万、十几万起步。但据检测,不少产品的甲醛、挥发性有机物(VOC)严重超标,正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隐形杀手”。
多地消协虽时有抽检和消费提示,但为何“毒玩具”还能大行其道?
综合媒体报道,不难看出,问题出在三个环节:首先是标准滞后,现行玩具安全系列标准,对甲醛等物质没有明确的限量要求,导致有些玩具“合规却难说安全”;其次是生产无序,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选用劣质材料,完全无视消费者健康;再是监管“掉线”,一些销售平台的审核形同虚设,有商家甚至大言不惭“反正检测不出来,能卖一天是一天”。
安全底线什么时候都不能突破。杜绝“毒玩具”,这事得抓紧。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马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