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秦诗立
今年6月底,秦山核电生产的镥-177同位素正式面市。目前,嘉兴法伯新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华核制药有限公司正对其进行纯化、标记。这是我国在医用同位素生产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又一关键突破。核药是目前全球公认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的药物之一。我国自主化生产核药的扉页,已然翻开。
全球癌症新发和死亡病例数量庞大,并呈较快增长态势。传统治疗手段(手术、化疗、放疗)对于部分晚期或转移性患者效果有限,核药可提供重要的替代或补充方案。
近一个世纪前诞生的核药有着两大独特优势:一是可精确直达癌细胞,释放射线破坏其DNA,有效杀伤肿瘤组织,同时对周围健康组织损伤较小;二是可诊疗一体化,许多核药既可用于诊断(如通过PET-CT成像定位肿瘤),也可用于治疗(如镥-177在治疗的同时,衰变特性也可用于成像)。
核药在未来有较大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欧美发达国家的诺华(Novartis)等制药巨头对核药的研发与应用仍在做深厚布局,力图掌控市场话语权。
在此背景下,海盐依托“核药硅谷”坚持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模式和产业链布局导向,利用秦山核电重水堆,成功研发、量产多种核药,实现原材料、科技创新的自主可控与产品的国产替代,意义重大而迫切。
目前,国内约80%的核药仍处研发阶段,还需按照“双创”深度融合要求引导科研、企业和资本协同;核药诊疗一体化方案创新还需加强,以提高诊断的精准和治疗的质效。我们期待国产核药能早日投入临床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阎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