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博主克里斯蒂安·格罗西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时,试用了一款能够辅助行走跑步的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他在社交平台上传视频分享了自己的体验。“天啊!它在替我移动!我根本没用力,但是我跑得却这么好!这是我见过最酷的东西!中国是我这辈子见过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他还感叹道:“这就是未来!”
“中国就是未来”,这是马斯克2019年来中国出席活动时给出的判断。美国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则对“中国大力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表示赞赏:“我看到了未来。”从国外的博主到专栏作家,再到世界顶级企业家,大家都有同一种感受、同一种判断,这本身就是一种现象和信号。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这些感受与判断,正在成为普遍的共识。
现实中,不只是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就拿最近接连不断的一个个鲜活案例来说,正在让这些话的含金量不断上升:9月28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大桥桥面距水面625米,大桥主桥跨径1420米,“横竖”都是世界第一;在上海举办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由昇腾芯片组成的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杭州西湖则出现了可用于打捞物品、生态监测的“仿生机器鱼”,科技正悄然融入生态治理与城市服务之中……
为什么中国就是未来?因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着眼于人的需求,让科技发展紧扣人的福祉。中国科技创新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不仅是酷炫的科技产品,更是为行动不便者、高强度作业人群提供的实际助力。它反映出中国技术发展的底层逻辑:不追求“为创新而创新”,而是瞄准真实需求,致力于提升生活品质,推动社会进步。
为什么中国就是未来?因为拥有将愿景转化为现实的系统化能力。我们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更具备将构想落地的完整能力体系,想干的事基本都能干成。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与供应链网络,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正如有网友所指出的,同类外骨骼设备在国外可能被定义为天价医疗设备,而在中国却能以亲民价格走向大众,这背后是中国制造“更快、更好、更智能”式综合实力的彰显。此外,广阔的市场也为技术迭代提供了丰富场景。华为昇腾芯片、“超级大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等成果,正是这种系统化创新能力的体现。
为什么中国就是未来?因为坚持开放共享,推动科技平权和普惠发展。以开放发展自己、造福世界,是中国一以贯之的现实追求。“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从人工智能到数字基础设施,中国愿意将技术成果纳入全球合作网络,推动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与技术成果的普惠化,并已成为全球开源生态的核心参与力量。中国已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积极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这种“科技平权”“创新平权”的思维,不仅有助于消弭各类科技鸿沟,也更符合人类共同发展的长远利益。“中国就是未来”不仅是一句精准的价值判断,更是一个正在被现实不断验证的进程。中国不是在独享未来,而是与世界各国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