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小巫”岂能小觑

字体:
2025-10-10 07:28:34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石歌

  走访一些单位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阳光充足的白天,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下班后,不少电脑依然持续运转,甚至周末、假期也照开不误;办公区域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导致“夏天穿外套”的怪象;纸张单面打印,稍有修改便整份重印,毫不顾惜……这类浪费在一些会议场合同样存在。瓶装水“喝一半扔一半”成为常态。

  提到这些不良现象,一些人辩称:比起其他开支,这点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得如此“较真”。这种“小巫”心态,实则反映出一些人对于节约意识的淡漠和行为习惯的疏漏。殊不知,“小巫”汇聚,便是“大巫”,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日积月累却构成了巨大的浪费。

  这些现象背后,暴露的是“不花自己的钱不心疼”的心态,是对公共资源的缺乏敬畏。今年5月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下称“条例”)提出,党政机关应当围绕建设节约型机关……引导干部职工增强节约意识、珍惜物力财力,积极培育和形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机关文化,为在全社会形成节俭之风发挥示范表率作用。而事实上一些人却在不经意间反其道而行之。试想一下,如果一些公务人员连这个权威“条例”都不放在眼里,那就很难希望他们能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需要引起重视并尽快予以改正。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任何浪费行为,无论大小,都会在无形中损害政府形象、败坏社会风气。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唯有从讲党性、守纪律的高度看待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从心“紧”起,从行改变,把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等过紧日子的具体行动真正落实在实处,才能真正构建节约型机关、形成全社会节俭之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阎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