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经济”理论揭示了“扎根一地”与“开放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藤蔓所及之处,是更广阔市场空间、更优质资源要素、更开放产业生态。
开门,把门开得更大!今年10月,“世界超市”6.0版全球数据中心开门迎客,它展现了义乌这个全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从传统贸易模式向数字贸易生态进阶的决心,见证浙江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信心。外部环境重重挑战之下,为何浙江还要进一步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跃迁?
“地瓜”之中,可窥真谛。本世纪初,浙江经过数十年改革开放,构建起广泛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的有利格局,需要实现新的跃升。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科学阐释了“地瓜经济”理论,深刻指出“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在大力引进各种要素的同时打到省外去、国外去,利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实现更大的发展”。这一重要论述,20多年来一直有力指引浙江辩证把握“扎根一地”与“开放发展”的关系,推动浙江积极参与全球范围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不断锻造浙江经济韧性,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特别是,在近年来复杂国际环境中,地瓜要长得好,藤蔓就要延伸得更远。无论“天气”怎么变,开放发展的选择不变。回望今年年初,国际贸易波澜再起,作为外贸强省的浙江,无疑面临新一轮的“压力测试”,对不少外贸企业而言,形势可谓严峻。但浙江没有被动等待,也没有时间自怨自艾,而是主动出击、破局开路。“客户需要什么,我就卖什么,主动权在我。”义乌老板娘们的话掷地有声。
这份底气,也源于浙江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政策保障。面对外部冲击,浙江打出“稳拓调优”组合拳,实施“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用好国家战略,勇当“一带一路”急先锋,为浙江带来外贸增长新契机;广大浙企则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快产品创新、打造自主品牌。一条条新的“藤蔓”不断延伸,地瓜的“块茎”也因此更加硕大结实。
政企同心,愈挫愈勇,硬是把压力转化为前进动力,实现了一场漂亮的“逆风翻盘”。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站上4万亿元、3万亿元、1万亿元台阶,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东盟超越美国,成为浙江第二大出口市场。多元的外贸市场结构,让“遍地开花”在“浙”里具象化。
过去五年,浙江在挑战面前从未畏惧退缩,而是一路闯关夺隘、化危为机,锚定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突出抓好平台提能级、枢纽建强、模式创新三件大事,全力提升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全力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和营商环境最优省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切实增强话语权、定价权、规则权,全力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推动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这一切努力,既是为本土培育更肥沃的“土壤”,也是为了让“地瓜藤蔓”更好地向外延伸,将更多养分输回根基。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品格同样是“地瓜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势下,浙江人以更开阔的胸襟、更前瞻的眼光迎向世界,以超越地域的格局面向未来——在不进则退的时代逆流中识变、应变、求变,这是浙江的价值观,也是方法论。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围绕国家部署,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我们相信藤蔓所及之处,是更广阔市场空间、更优质资源要素、更开放产业生态。藤蔓连接的,是星辰大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