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 新闻
  • 发布
  • 国内
  • 即时报
  • 评论
  • 文娱
  • 人事
  • 辟谣网
  • 视频
  • 民生
  • 论坛
  • 民情巷
  • 浙商
  • 房产
  • 土地
  • 理财
  • 教育
  • 高考
  • 科技
  • 汽车
  • 旅游
  • 健康
  • 节庆
  • 环保
  • 图片
  • 微博
  • 网事
  • 城镇
  • 政务
  • 组工
  • 两新
  • 文明
  • 生活
  • 电商
  • 消费
  • 体育
  • 城市
  • 杭州
  • 宁波
  • 舟山
  • 嘉兴
  • 绍兴
  • 衢州
  • 丽水
  • 支站
  • 网视
  • 金华
  • 台州
  • 福彩
  • 地税
  • IT
  • 草根
  • 文创
  • 书法
  • 援疆
  • 企业
  • 伊人
  • 蜜儿
  • 医讯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中消协:“双十一”超三分之一商品打折有水分
2015年12月09日 08:03:59 来源: 北京日报 记者肖丹

  马上就是“双12”,价格大战又进入了全力冲刺阶段。但其中有多少是真正让利消费者,有多少是先涨后降大忽悠?中国消费者协会昨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可以提供一定参考。

  这份报告是对94款“双11”网购商品的价格跟踪情况报告,中消协比较了它们在“双11”当天、11月18日和12月5日等三个时间节点的售价后发现,94款商品中,共有32款仍能以不高于“双11”价格购买。也就是说,虽然消费者忍受了通宵熬夜的抢货、忍受了慢如蜗牛的送货,终于拿到手的商品很可能一分钱便宜也没占到。

  过了“双11”价格还更低

  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的张丽“双11”抢购了不少东西,包括自己的毛呢大衣、爱人的羽绒服、孩子的玩具和一些小家电,接下来的经历让她觉得自己上了当。“双11”过了之后,她买的毛呢大衣确实恢复了原价,刚美了没几天,张丽发现卖家又调整了价格,比自己“双11”挑灯夜战抢到的“五折”还要便宜好几十元。

  电商促销的价格猫儿腻一直是焦点话题。此次中消协的调查涉及12家电商平台的12大品类,选取的94款商品大多是“双11”当天标示折扣力度相对大(5折以下)、网上标示销量相对多的。

  与“双11”价格相比,11月18日价格调查结果显示,73款同款在售商品中,23款价格不变,仍维持在“双11”促销时同一水平;45款价格上涨,价格涨幅最高达到10倍;5款在“双11”一周之后价格不升反降,售价低于“双11”价格。比如一款标价1988元的长帝牌烤箱,“双11”天猫售价399元,11月18日实际售价398元,比“双11”便宜1元。

  与“双11”价格相比,12月5日价格调查结果显示,73款同款在售商品中,相比于“双11”价格,共有18款价格维持不变,48款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7款价格下降。比如一款卡普伦牌钱包,“双11”当天在国美在线的标价是498元,实际售价159元,11月18日和12月5日的实际售价仅为148元,比“双11”还便宜11元。

  从三次价格调查结果可以看出,94款商品中,共有32款仍能以不高于“双11”价格购买。调查中,共有20款商品宣称“已售完”或“已下架”以致价格无法明确查询。

  部分商品涉嫌虚假折扣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专柜价、建议价(原价)存在随意标注的情况,涉嫌虚假折扣。”这位负责人举例说,某款女装吊牌价是528元,在网上却标称原价1199元,折后售价89元,商品的折扣价甚至低于1折。

  中消协在调查中发现,“双11”期间,一些电商平台以“清仓价”、“限时抢购”、“史无前例,仅此一天”、“血拼24小时”、“逆天低价”、“‘双11’最省钱”等各种价格宣传形式误导消费者。不仅如此,“双11”及后续时间节点,部分电商平台和商家价格标注较为随意。

  建议设价格追踪监测机制

  今年“双11”之前,国家发改委曾经发布提醒书,规范网络零售价格行为,要求商家在网络上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同实体店一样,自觉依法明码标价。同时,禁止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进行交易。阿里巴巴、京东集团、1号店、唯品会等20多家国内知名交易网络平台和130多位网店经营者当日共同签名,承诺“诚信守法经营,不售假不刷单”。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电商平台和相关经营者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网络交易管理规定,做到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在经营活动中自觉遵守和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不夸大宣传,不虚标价格,做到明折明扣明码实价。”中消协方面表示,针对“双11”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情况,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对电商平台价格行为加强监管,建立电商平台价格追踪监测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电商平台市场价格秩序。

标签: 双十一|打折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 华东师大教授:特殊教育办不好 教育不可能现代化
  • 云南发现1.8亿年前恐龙化石
  • 民政部:推动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
  • 知名中小学成收礼重灾区 教育部推出师德一票否决
相关阅读
  • 从加拿大海湾到中国餐桌:一只龙虾的双十一之旅
  • 双十一势必成为全球狂欢节
  • 双11电商大战开到 快递实名制首迎物流高峰大考
  • 记者调查:双十一网购市场火爆 支付系统被挤“瘫痪”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