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共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有机统一,可以让发展不仅更加均衡,而且更有动力更可持续。
共享发展体现人民主体、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等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要求。它坚持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我国发展具有良好基础,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和人群发展差距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这些矛盾和挑战制约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坚持共享发展,就是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障机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保障基本民生,缩小收入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在保障基本民生和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实现普惠、均等、全覆盖。但普惠、均等不是平均主义。应当看到,今天的共享既不是过去特殊历史时期的共同贫穷,也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有内涵有质量、更科学更精细的差异化共享。从内容上看,共享并不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层面,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舒适度;从方式上看,共享不是"吃大锅饭”,不是粗放式共享,而是更加科学、更有效率的差异化共享。
共享发展能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发展是共享的前提,共享则使发展更有动力更可持续。人民是发展的主体,群众中蕴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通过科学发展和完善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普遍提高,不断提高人民的尊严感、获得感、幸福感。这样,人民群众的热情、智慧和力量就会得到充分激发和释放。
共享发展能增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共享发展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谋发展。收入差距拉大、利益格局固化、社会流动空间狭窄所导致的社会矛盾和风险不断积聚,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陷阱。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同样可以说"团结就是力量”。还应看到,共享发展是共享与发展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均衡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发展不足问题。就扶贫而言,共享发展下的扶贫不只是"输血”,还要提高"造血”功能,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这样的扶贫不仅是可持续的,还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