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获益多多、信心十足、期待满满——G20杭州峰会的百姓视角
2016年08月04日 19:53:13 来源:新华社 记者 王卓伦 商意盈

  新华社杭州8月4日电 盛夏的杭州,碧空如洗,万里明艳。热烈的阳光洒向一条条整洁的街道,热情的笑容洋溢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

  一个月后,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在这里召开。作为东道主的杭州百姓,因它的到来而获益颇多,也在十足的信心中,对办好这一盛会充满期待。

  获益——“生活方便多了”

  目前,杭州的市容环境整治、交通设施完善、场馆酒店提升改造等600多个项目,已全部完工。

  杭州萧山机场高速公路是连接主城区与萧山国际机场之间的大道,被誉为“省门第一路”。这条G20峰会的“迎宾第一路”,自2014年起开始封闭改造,已于今年5月3日重新通车。记者现场看到,双向6车道宽敞平坦,设计时速100公里。

  道路的改造,不仅为国际友人抵达杭州提供了快捷通道,也让杭州百姓的出行更加便利。而老旧社区的整治,令许多“老杭州”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93岁的老人李雅琴住在馒头山社区,回忆起那些烧菜满屋是油烟、上厕所要出门排队倒马桶的日子,她连连皱眉。

  旧木结构多、违建处处是、道路挤又窄、臭污水横流……曾经,包括李雅琴在内的11000余名住户苦不堪言。

  如今,摘掉“脏乱差”标签的馒头山,居民楼白墙黛瓦、窗明几净。3000平方米的邻里服务中心内,图书馆、卫生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馒头山公园绿树成荫,成为百姓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以前房子差,很苦嘞!现在家里又清爽又漂亮,生活方便多了,我高兴得不得了!”李雅琴说,住在宽敞的新房中,她常常笑得合不拢嘴。

  “普通人的家里如果来客人,肯定也要尽力打扫和整理一下。”谈及杭州为迎接G20峰会所实施的市政改造工程,市委书记赵一德这样说。

  信心——“由衷感到自豪”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杭州曾因水运而繁荣兴盛。如今,G20峰会不仅带给这座城市一份与国际社会深度接轨的运气,也让百姓在享受到实实在在福气的同时,增添了“向世界展示杭州”的底气。

  西湖、钱塘江、京杭大运河……杭州的景观特色,绕不过一个“水”字。

  71岁的市民胡锦昌精神矍铄,他说,每天去西湖畔走走,已成为一种习惯。而最近,夜游西湖成为他散步的新路线,也感受到了别样风味。

  为了迎接G20峰会,杭州首次启动全城系统化亮灯提升工作。随着核心景观和主要道路亮化工程的完毕,人们夜间漫步西子湖畔、钱塘江边、运河两岸时,倍感轻松惬意。

  胡锦昌说,自己从未踏出国门,却一直关心着国际时事。能在有生之年,见证G20这一重要的国际合作机制来到中国、来到杭州,是他莫大的幸运。借着主办G20峰会的“东风”,杭州发生了诸多变化,他由衷感到自豪。

  26岁的朱一汀曾留学新加坡、澳大利亚,现供职于一家金融机构。工作之余,他常常参与到社区组织的G20相关活动中。教授英语、宣传G20知识,他在“金融男”和“志愿者”的角色切换中,游刃有余。

  “祖国的强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回来。我们中国人强调感恩,学成归国,应该有回馈社会、贡献社会的意识。”朱一汀说,在他身边,有许多像他一样的杭州年轻人,正满怀信心,以不同形式为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贡献着力量。

  期待——“好想让他们看看杭州的样子!”

  “Welcome to Hangzhou!”

  在西湖区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的一幢楼里,洪亮整齐的声音一遍遍重复着。手捧教材的朗读者中,有的刚上小学,有的正值壮年,有的年过七旬。年龄不同、教育背景各异,他们却有着共同的心愿——在G20峰会举办前,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口语。

  “我哪怕只学会了几句,如果到时碰到外国人,能帮他们指个路,心里也会满足得很!”71岁的许美娟说,她没有任何英语基础,学得有些吃力,但她心中热情满满,下决心“能多学几句是几句”。

  53岁的石虹说,虽然她只能身在“高大上”的会场之外,但希望在街头巷尾,也能服务八方来客。

  这种动力的来源,是杭州人“当好东道主”的热切愿望,以及“争做志愿者”的服务意识。2015年12月至今,已有超过100万名城市志愿者参与到G20框架下的“志愿国际”“志愿文明”“志愿生态”“志愿文化”等行动中。

  浓厚的G20氛围,感染和感动着每个身在杭州的人,无关民族、不分国界。正在浙江大学留学的蒂姆来自澳大利亚,面对讲台下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授课认真且耐心。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个普通的杭州人,都能将自己融入G20的筹办过程中,都能把办好这个盛会当成自己的义务。”蒂姆说,极大的民间参与热情,也许是过去很多G20主办国所没有的。

  跟着蒂姆正学得津津有味的还有边奕涵和茹昊,一个10岁,一个9岁。正在放暑假的这对表姐弟,对这次“特别厉害的会议”充满好奇,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好想让那些叔叔阿姨们快快来,看看杭州的样子,我也好想看看他们的样子!”想象着一个月后的杭州,边奕涵的眼中充满憧憬。

标签: 杭州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必收!原来永嘉有这么多原生态的古道!

每日关注
  • 中办印发《意见》加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建设
  • 我国“上网族”首超7亿 连续9年全球第一互联网深度塑造生活
  • 首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发布 中西部与东部差距缩小
  • 中国代表团举行升旗仪式 里约奥运之旅正式开始
  • “一带一路”建设早期收获沉甸甸
相关阅读
  • G20带来的交通变化 半小时跨越一座城真的可以有
  • 《G20双城记》伦敦:愿G20信心之源常在
  • 从天津达沃斯展望杭州G20:创新增长方式 挖掘增长潜力
  • 安徽副镇长开网约车被举报 当事人称认识到错误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