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山南错那县浪坡乡见到桑杰老人,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老人身穿一件深色风衣,头戴一顶遮阳帽,显得精神矍铄。从13岁开始守护国土、巡边护边,今年已经是桑杰老人第42年履行这份神圣的职责。
一边放牧,一边守边,数十年寒来暑往,守土固边已成为桑杰老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祖国守土固边是自己最大的责任,要像卓嘎、央宗两姐妹一样,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并且将份职责和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桑杰说。
桑杰老人(右)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讲述守边故事与幸福生活(西藏网信办供图)
桑杰老人口中提到的卓嘎、央宗两姐妹,是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的守边群众。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隆子县玉麦乡群众回信,高度肯定了卓嘎、央宗两姐妹与父亲桑杰曲巴几十年如一日守边巡边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忠诚奉献精神,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我们虽然上了年纪,但绝不会丢下守土固边事业,我们一直在教育周围群众一起守土固边。”卓嘎、央宗姐妹尽管走路步履已渐蹒跚,仍然心系边防。
卓嘎、央宗的故事也在激励着那些从事守边的工作者。玉麦乡2011年设立公安边防派出所,他们的责任就是做好边境及辖区的治安管控。“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作为一名军人,我要传承好玉麦乡群众守土固边的精神。”派出所所长徐杨刚这样说。
如今,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自治区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守边群众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桑杰老人所在的浪坡乡,一座座独具山南风格的小楼环绕新村广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没想到自己还能住上这么漂亮、宽敞的新房。以前家里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住的房子非常旧,冬天还挡不了寒风……”桑杰感叹,“这些年来,党和国家一直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守边的群众。”
同样,卓嘎、央宗所在的玉麦乡的小康乡村建设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里规划新建轻钢装配式结构民居56套,配套解决排水、电力、通讯、道路、乡政府、卫生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还将新建中心公园一座,广场六座。“未来我们都能住进‘别墅’里。”玉麦乡37年邮递生涯的白马江才满怀期待。
山南市错那县勒乡村民生活幸福(李政葳/摄)
在广袤的雪域边疆,类似浪坡乡、玉麦乡等已建好和正在兴建的边境乡镇越来越多。
在错那县的勒乡,每一名成年的农牧民群众都是巡边护林员,乡里组织5到10人一组,每周都会巡山3次。乡党总支书记李佳说,为了确保勒乡边境群众生活有保障,采取了“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大茶叶产品研发、设计、包装、销售,最终让勒乡茶叶在市场竞争中找准定位、供不应求,带动了群众增收。
在错那县的麻麻乡,这里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凸显了门巴民族的特色,也成了门巴民族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全面开发勒布沟旅游产业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当地群众通过创办家庭旅馆等形式,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道路。
……
习近平总书记给玉麦乡回信半年来,整个山南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以及给玉麦乡群众的回信精神,突出发展、稳定、生态“三个重点”,办好改善民生、脱贫攻坚、夯实基础、拉萨山南一体化发展“四件大事”,以完善基础、产业立市、统筹城乡、新区引领为经济工作思路,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在扶贫产业方面,山南脱贫攻坚指挥部负责人介绍,坚持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扶贫项目与能够长期发挥资源优势、获得资产收益的产业扶贫项目并重的原则,梳理出种养殖业、民族手工业等6大类、373个项目,目前全市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4个,累计带动12733人增收。
在精准扶贫方面,山南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稳步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完成边境小康村规划并开工建设边境小康村27个,惠及1998户5832人,斗玉等4个村点已竣工入住,其余边境小康村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开工建设。
“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安了心、致了富,还帮助我们盖了新房,我们一定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生活。”麻麻乡村民格桑巴珠说。桑杰老人也不住感叹:“巡山戍边是我们边民的光荣使命;同时,我们也要用自己的双手,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美丽、更幸福!”
- 人民日报大家谈:放管服改革,创新迈上新台阶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部署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中央编办负责人就《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