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挂香囊;门插艾,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粽香四溢时,又到了一年中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等,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于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数千年的岁月砥砺中,端午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习俗。总的来看,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这些端午习俗清晰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其历经岁月淘洗传承至今也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澎湃生机和强劲活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千百年来,端午习俗就在岁月洗礼中代代相传。比如,端午食粽之习俗就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民俗文化展演、创意龙舟比赛、现场制作香囊……端午节期间传统民俗活动展演红红火火,凸显了中华儿女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弘扬。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比如,端午节期间,一些关于端午文化的H5就已经刷爆了人们的微信朋友圈。一些地方开发的端午文创产品,更是引来了游客强烈的关注目光。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在增强民生获得感的同时,也使得传统文化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久久流传。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有关端午节来历说法很多,但流传最广的还是纪念屈原之说。相传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不堪忍受国破家亡的惨象,在汨罗江岸抱着一块石头投入万顷碧波。千百年来,屈原爱国忧民的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从端午文化中挖掘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将为破浪前行汇聚起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书写更精彩的未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以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载体,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4亿多中华儿女将在每一滴奋斗的汗水中、每一步前进的足迹里创造新成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