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先后救助大象20余次!云南保护大象由来已久
2021年06月17日 16:50:0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云南,对大象的关注和保护由来已久。云南现在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收容救助制度。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自成立之后,先后救助大象20余次。

  一大早,公象“小强”和“依嫩”“ 忆双“三头大象,一同走出亚洲象种源繁育与救助中心,开始了当天的野外适应性生存训练之旅。说是野外训练,其实就是饲养员陪着它们上山逛吃。

  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工作人员 熊朝永:这些救助回来的大象,因为有一段时间是在进行康复的治疗期,那么治疗结束以后,我们就要把它带到森林里面进行适应性的生存训练。

  首先是不能让它丧失了野外生存的能力,要让它可以多一些食物的采集,来补充自己的营养所需,同时多一些运动的话,对于他自己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在野外开展训练的时间,通常在7个小时左右,而且要做到象到哪里,“象爸爸”就要跟到哪里,确保大象在野外康复训练整个过程中的安全。 

  小象“小强”是个被象群抛弃的孤儿,刚被发现的时候,才8-10个月大,现在已经成了救助中心出了名的捣蛋鬼。而母象“依嫩”被收容后,于2017年顺利生下了小象“忆双“。

  现在在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与救助中心,共有8头这样被救治收容或繁育的亚洲象,每头大象有两位饲养员,他们都称呼自己为“象爸爸”。因为长时间和大象在一起,每头大象都听得懂“象爸爸”们的傣语。 

  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工作人员 熊朝永:比方说刚刚有听到的“嘛”就是过来的意思,然后“拜”就是走的意思,因为“象爸”长时间和它们相处,用语言来交流,它适应了“象爸 ”的这种语言,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如今在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与救助中心,共有26名“象爸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这些救助象的身体恢复健康,能够适应自然环境,重回大自然。 

  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工作人员 熊朝永: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回归到森林,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还要去进行很多的工作,最终要由专家给出建议,给出定论,能够放归了,我们才会去开展这个工作。 

标签: 责任编辑:吴珂珺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先后救助大象20余次!云南保护大象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