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联合国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就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
而今,搭乘“一带一路”的春风,位于泉州石狮市的石湖港接过“丝路海运”的接力棒, 正在续写泉州关于“海丝”的新故事。
放眼石湖港,泊位上巨大的货轮停靠,高大的龙门吊正装卸作业,无人集卡不断穿梭在码头与泊位之间。
今年2月,石湖港区5号和6号两个10万吨级新泊位正式投产,两个泊位总长度850米,填海总面积约49万平方米,设计年吞吐能力120万标箱。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毅强介绍:“投产后,相当于再造了一个石湖港,也让石湖港区迈入年吞吐能力超300万标箱的大型港口行列。”
泊位扩容,为更多货轮提供了栖身空间。今年4月,由沃德菲航运公司运营的“中谷珠海”轮和新鑫海航运公司的“SINGAPORE”轮先后分别从石湖港出发,驶向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来西亚巴生港,将婴儿纸尿裤、发电机组、鞋子等货物送往国外。当月,石湖港还开通了泉州一新加坡、泉州一马来西亚两条RCEP国际集装箱航线,不断扩大远航“朋友圈”。
傅毅强介绍,“石湖港外贸集装箱航线当前覆盖远东、日本、菲律宾、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阿联酋等国家的主要港口,使从泉州出口的外贸货物辐射至全球。”
(部分视频资料由受访单位提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泉州;石湖港责任编辑:
江小来